上甘岭战役是一场帮助新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威望的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曾经的那个“东亚病夫”正在重新蜕变成为世界上的雄狮。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让中国保住了中美谈判席上,针对朝鲜半岛停战协议上的问题上中方的话语权。
但上甘岭战役的悲壮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战场上出于人道主义而言,一般伤员都需要得到妥善安置,在上甘岭战役中,却发生了伤员被活生生饿死的悲剧,作为后方指挥员的王近山在看到这样的消息后,也只能久站无言的沉默以对。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万千中国儿郎响应号召入朝作战
1950年的6月,朝鲜半岛发生了内战,美国抓住机会介入此间,在美国强大军火的推动下,南朝鲜很快就将战火推到了鸭绿江一带。
而北朝鲜作为邻国,仅与中国隔着一条鸭绿江相望,北朝鲜不敌南朝鲜,作为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对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发出增援邀请。这一邀请让中央高层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
在这个时间段,新中国才建立,急需百废待兴,国民需要休养生息,军队更加需要得到长时间休整。但北朝鲜隔着一条江河与中国一衣带水,若被美国占领,无异于国门大开,那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危在旦夕。
毛泽东经过再三思虑,决定接受金日成的邀请,先后派遣240万人横渡鸭绿江前往北朝鲜进行支援。在这样的情境中,王近山临危受命,他作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带领下辖12军、15军及60军进入朝鲜战场作战。
王近山带领的第三兵团一入朝就参与了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第五次战役。接到作战命令的第三兵团在经过快速地准备工作后,就进入了战斗状态,王近山命令第12军、第15军承担主要进攻任务,而第60军的三个师——181师、180师和179师,承担阻击任务,负责牵制美军陆军第1师和第7师。但因为王近山的轻敌导致第三兵团的入朝首战以失败告终。
王近山将原本承担阻击任务的第60军的两个主力师179师和181分给了第12、15军参加进攻,而阻击美军陆军第1师和第7师的艰巨任务就落到了180师的肩上。此次战役的失败导致,作为志愿军最高指挥员的彭德怀深刻质疑王近山的指挥能力,一度想要摘取王近山的领导职务。
就连远在北京的毛泽东都有所耳闻,无奈之下的王近山只能向上级请示戴罪立功,甚至为了证明王近山以及第三兵团的实力,王近山签署了军令状。夸下海口的王近山没有想到,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2.血肉长城歼劲旅,硝烟战场铸英魂
1952年10月14日凌晨5点,在范弗利特指挥下,以美军为主导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发动攻势,想要凭借先进的军事设备一举拿下上甘岭,并以此为据点进攻金城、平康。
美军统帅范弗利特曾多次在五圣山附近考察地形,想拿下上甘岭就必须拿下597.9高地和537.7高地。而王近山所率领的第三兵团就负责这次的阻击防守任务,作为有过多年军旅生涯的王近山对于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而此前彭德怀元帅也已经用很清晰简洁的语言,告诫王近山必须守住597.9高地和537.7高地。
此后不眠不休的七个昼夜,志愿军5-6号阵地被敌军在空中呼啸的轰炸机炸得个粉碎。而在此期间,因为敌人的破坏导致地表防御工程全部被摧毁,15军战士只能用血肉之躯面对来自几百米高空的炮弹,最终不敌只能退守坑道,而在这期间表面阵地也尽数被敌军侵占。
此后的第三兵团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坑道躲避,敌军采取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等凶狠手段逼迫志愿军冒头。在这期间,面对美军每天成千上万吨的炸药投放量,15军的将士们几乎已经死伤殆尽,为了维持高地的镇守,只能抽调12军继续奔赴前线参加战斗。
为了有效地维持有生力量,王近山指挥全军官兵挖掘地道进行躲避,但也因为敌人的封锁包围圈过于强大,致使物资递送极其困难。为了保持可以继续坚持战斗的有生力量,第三兵团的全体官兵只能在坑道中依靠有限的物资进行极限生存。
坑道的环境十分的糟糕,空气污浊,水源短缺,粮食稀少,气温极度寒冷,缺衣少食的志愿军只有在晚上战事短暂停歇的时候,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之机。为了扭转战斗的劣势局面,在王近山的指挥领导下,作为战斗前锋的12军战士采用小组游击的形式对地面上的美军进行消耗,采用战术穿插,冷枪冷炮使得敌军死伤惨重。
地道战和游击战先后打了十多天,对敌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在有效保存军队作战力量的同时也躲过了敌人艰难的封锁赢来了物资救援。但是武器装备的落后仍旧难以坚持,为了帮助坚守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12军战士完成阻击防御任务,王近山决定将60军作为预备役,同时增配一个喀秋莎炮团进行支援。而每当敌人发动猛烈的攻势,王近山“战场疯子”的名号果真名不虚传,敌人进攻越猛烈地指挥作战就越疯狂。
每当敌人向高地发动冲锋时,总会遭到他和第三军团战士疯狂地回击。就这样在度过艰难的地道生存斗争后,对于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敌我双方你来我往的交锋就达到了900多次,表面阵地的争夺也是势如水火。
但是出于战争大局考虑,在面对美军精良的作战装备,尤其是美军数以万吨的炸药倾斜量甚至把两座高低周围的山峰都削平了的情况下,战争局面仍旧是以防守和消耗为主。
就这样一场美军预估只需要五天就可以完成的战斗,硬是被王近山拉成了持续了43天,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5万人的大规模战斗。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伤亡1万多人达到歼敌2.5万余人的代价,换取到美军的撤退,战争宣告胜利。
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王近山和志愿军第三兵团用智慧和坚守完成了中国的立国之战,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军团的实力,证实了第三军团的“铁军”称号,打消了美军想要打到鸭绿江的决心。
第三兵团的将士们“不怕牺牲、艰苦顽强、友爱团结、机智灵活”的战斗精神是上甘岭战役的制胜法宝,在这次战斗中涌现出很多像黄继光那样以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枪眼,为战友创造战斗时机的先进英雄事迹。
15军的志愿军将士在敌人派遣轰炸机轰炸地面的时候,躲进深度达十数米的坑道进行躲避,即便有了防空的举措,但还是死伤无数。可已经牺牲的将士们不会觉得委屈和难受,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至上的荣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是古来征战将士们心理的最好写照。
而第三兵团的将士们付出的代价还不止如此,在战场上的伤员的照顾本应该是重中之重。但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敌人用连通高压电的铁丝网铸造的包围圈,使得医疗和救护物资一度断绝,甚至连身体完好的将士们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从战场上被撤下来的伤员,只能在坑道中为他们腾出一块相对干净干燥的地方,医疗物资的紧缺达到了连包扎伤口的纱布都找不到的地步,只能从志愿军的干净的内衬上撕成布条,进行极度简单的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消毒酒精是不可能拥有的,消毒工作只能是志愿军用自己的唾沫进行。而战场上被炮弹和子弹炸伤的伤口的消毒和杀菌工作,是容不得一丁点的马虎的,然坑道是最不卫生也最不适合修养伤口的地方,坑道满是蛇虫鼠蚁,昏暗不透光,更何况细菌的存在对于伤员的伤口感染是最为致命的。
对于感染的伤口是一定需要水源进行清洗的,因为地处坑道和包围圈,这些东西都是紧缺物资,对于吃饭喝水都成问题的局面,对于伤口的清洗是能省则省的。即便有水源可以进行清洗,伤员一般也会为了大局考虑,选择将其让给还保留战斗能力的其他将士,所以在苹果等含有水分的食物被后勤部队冒着生命危险的代价送进坑道时,伤员都会主动让食物被有生力量获取。
在什么都缺乏的条件下,伤员这样的将生的希望留给队友,将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无私奉献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帮助第三兵团保留了作战的主力,从而帮助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
王近山作为上甘岭战役的战斗指挥员,他在战斗打响的第七天,收到坑道中有15名伤员被活生生饿死的情况汇报时,作为有着多年作战经验的老将,王近山作为一名指挥作战的将军,本来应该早已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他的反应却是背对着他的警卫员呆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经过长时间的静默后,王近山终于转过身,旁边的警卫员看到王近山的眼眶中似乎还在闪烁着泪花,王近山步履蹒跚甚至有点踉跄地走到桌边,王近山平时高大挺拔的身形在此刻竟有了一点老态龙钟的意味,挺直的脊梁也有了些许的佝偻。只见他用极慢的步伐走到,距离他只有不到5米远的桌子边慢慢坐下,依靠着桌子用右手扶住额头止不住地叹息。
4.内心的波澜,命运的抉择
此时的王近山内心是正爆发着狂风暴雨:“面对这么惨重的人员伤亡,只是为了坚守两座小小的山峰,这样的牺牲真的是有必要的吗?是否应该放弃,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全体将士又能支撑几天呢?若是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最后却不能守住是不是得不偿失?”
王近山觉得这些将士鲜活的生命都是比自己年轻得多的,有些甚至是才成年的小少年,只是为了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就毅然决然地跟着自己奔赴异国他乡。在前线战场的青少年们每时每刻都有丧失生命的危险,而他们跟随王近山来到朝鲜的那一刻就是已经将生命交到了王近山的手中,这是将士们对于王近山的信任。明明只要自己放弃就可以帮助这些少年们暂时的挽救生命。
这一刻的王近山内心是极度复杂的,王近山的内心也在心如刀绞,虽然战场上的人员伤亡不可避免,但是连伤员都活生生地被饿死的惨重代价真的还有必要进行坚持吗?可王近山又转念一想,人员的伤亡已经发生,且上了战场就绝对不能做逃兵,且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必须守住,就算整个兵团都牺牲也不能放弃。
5. 战役的胜利讴歌不朽的英雄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有着历史的必然趋势的,上甘岭战役是中国军事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绝妙战役,对于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对于“黄继光”精神、“邱少云”精神的价值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上甘岭战役的悲壮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志愿军拼死奋斗的精神,志愿军敢于牺牲的精神,志愿军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是自小接受所谓自由平等的美军所不能比拟的。
上甘岭战役中伤员情愿忍饥挨饿也要将食物和水源留给战友的奉献精神是值得高度赞扬的,毕竟伤者为大的环境下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但在战场上的将士们的眼中,只有“杀杀杀”,只有多杀一个美军才能对得住已经牺牲的伤员们。正因伤员做好了自我牺牲的高度思想觉悟,才能使有限的物资得到更加有效的资源整合,极大地帮助志愿军减少了人员损耗。
结语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胜利60多年了,但志愿军战士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对于上甘岭战役中已经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崇高的敬意。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年代,因为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远离了战争,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保持危机意识。
180师的失利可以说不是王近山的问题。因180师左右有两个军,其中72军溃败太快,没有通知180师就自己先撤,还有就是第三兵团电台被敌军炸毁。再加上180师携带6000多的伤员,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志司知晓180被围想救援时已经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