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小年有何不同,为何南方小年比北方晚一天,这些习俗起源于哪

禄乐玩转美食 2025-01-24 09:50:54

每到腊月这几天,人总会变得很“多愁善感,”想想以前,似乎已经过去很久,想想以后,似乎近在眼前,却又触摸不到。过年,多么让人沉醉的一个“名词”,总让人无限遐想,想起春节,想起过年时候的样子……。春节的序幕,从这两天渐渐将拉开了帷幕,这两天也是南北双方各自的小年,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说实话小时候看着月份牌上的这两个小年,那时候也挺奇怪的。奇怪为什么腊月二十三、四会是小年,奇怪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而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的自己奇怪这些,但是孩子的天性总是淡忘,谁又会记得这些,毕竟再好奇也抵不住食物的诱惑。但是现在走上了自媒体道路,才开始渐渐了解这些,渐渐被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所吸引,才发现传统文化的“精彩”。

南北小年有何不同

南北小年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就是日期的不同,第二就是习俗的不同。北方小年会在这一天,祭灶神,贡品则是糖瓜、糕点,希望黏住灶神的嘴,这一点从灶神的对联也能看出,“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南方也会祭灶神,贡品则变成粽子。其它则是大致都一样,都是除旧迎新,打扫房屋,增加喜庆的习俗。

为何南方小年会比北方小年晚一天

据文献记载,原文太长,我这里直接引用删减了一下,“宋朝时期,“小年”有个有趣的称呼——“交年节”,也被叫作“小节夜”,这可是有文献记载的。周密在《武林旧事·岁除》中提到,腊月二十四是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到了清朝,“交年节”慢慢变成了“小年夜”。

不过你知道吗?清朝以后,南北方的小年时间有了分歧,北方大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坚持腊月二十四。这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清朝皇宫为了省钱,把祭祀灶王爷和拜祭祖先合并到同一天,贵族们纷纷效仿,这个习惯就传到了北方民间。南方呢,还是按照老规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更有意思的是,古代还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官家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虽然现在北方大多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则定为腊月二十四,但江浙沪有些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叫作“小年”,海南和南京周边地区则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当作“小年”。”

所谓的小年和初夕有何不同

在我们北方其实也把除夕叫作小年,一般到了除夕,大家都会说“过小年了”。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何不同,首先是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序幕,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忙活过年的所需的东西。而除夕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一家人团圆守岁的时刻。

小年的文化起源是什么

小年的文化起源,有很多的传说版本,我这里挑选一个最合理的,相传是因为祭灶神而诞生的,而这个习俗被越传越广,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所以渐渐有了小年的习俗,并与之衍生了更多的习俗文化。

——张厨有话说——

综上所述,南北小年虽然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在日期和习俗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真听真看真感受,细嚼慢咽乐无穷。每一天都比昨天更期待明天,每一次都比上次更享受美食。我是《张厨美食菜谱》,今天你准备好了吗。

0 阅读:7
禄乐玩转美食

禄乐玩转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