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兴旺发达,这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但怎样才能使家庭兴旺不衰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古人总结了很多经验,有很多优秀的家风、家训,流传至今。
俗话说:“家有四样,不富也旺。”究竟是哪四样呢?下面我们细细道来。
一、孝顺
百善孝为先。一切善心善行的基础,都是孝。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所谓“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伦”,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都不爱敬,又怎么可能去爱护他人呢?
孝顺父母,就是不忘本,这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最靠谱,才最值得信任,人生的机会也就越多。
二、友悌
友悌,哥哥关心爱护弟弟,弟弟尊敬爱护哥哥。兄弟是一奶同胞,如同手足,兄弟之间,只有和睦相处,父母才能安心,这样是孝顺父母的一种表现。如果兄弟不和,争斗不息,父母为此痛苦烦恼,这个家就很难兴旺起来。
古人讲:“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如果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齐心协力,那力量就会非常强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家庭兴旺,指日可待。
三、宽容
俗话说:“量大福大”,一个人的心量和福报,是成正比的,心量越大,福报就越大。古人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像宰相那样大的福报,那心量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大江河湖泊一样,都可以在里面撑船了。
心量大,就是计较的少,就是能够宽容别人。尤其是在一个家庭当中,大家每天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最长,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误会,就更要学会宽容忍让。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样的家庭才能和睦,上下齐心,兴旺发达。
四、节俭
富从升和来,贫因不算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如果不懂得节俭,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即使家中有座金山银山,早晚也会败光。
《朱子家训》上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不仅可以致富,让家庭兴旺起来,还能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因为只有自己有了积蓄,才能拿出财物,周济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节省下来的财物,就可以做更多的善事,将来这个家庭就一定会越来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