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中国古人吃什么?没有你想的那么差,主食和现在差不多

且上留云借月章 2024-07-09 21:15:47
史前中国人的饮食变动

在对已发表的来自中国各地 128遗址的考古人类骨骼遗骸(n = 2448)的碳和氮同位素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后,以研究主食形成的广泛时空模式。

然后发现,在公元前 6000-5000 年期间,主要农作物主食(即小米与包括稻米在内的多种C3植物主食)的使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分化,这种分化在公元前 5000-2000 年期间变得更加明显。

进一步推断,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黄土高原和长江-淮河地区所从事的生存活动范围的差异,而环境条件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这种差异。

饮食传统的地区差异并不是由传统的生存方式转变(狩猎-觅食-放牧-耕作)的 "阶段 "差异所造成的,而是由数千年来无数种生存方式的选择所造成的,这些选择以创新的方式将各种生存方式结合起来并加以摒弃。

主食变迁

公元前 2000 年后,小麦和大麦从亚洲西南部传入,导致不同主食产品在人类饮食中的融合程度从东到西又形成了一个梯度。

东亚大陆内陆地区迅速将小麦和大麦作为主食,而黄土高原地区则非常缓慢地将这些西部作物作为主食。虽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可能是导致小麦和大麦被缓慢采用的原因之一,但探讨了当地的烹饪方法作为第三种解释;与蒸煮传统相比,小麦和大麦可能更容易被纳入研磨和烘烤的烹饪传统。这些烹饪方法的改变可能始于社会中的女性群体。

人类社会在获取、制作和分配主食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主食的制作和展示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 5000 至 1500 千年之间,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支撑了一个大陆规模的主食作物 "全球化 "进程,到公元前 1500 千年,这一过程将以前孤立的农业系统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种作物的种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欧亚大陆的饮食习惯。

中国在这一叙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它在新石器时代生产了形式多样的食品,同时也是东方驯化物(如稻米、秫米和狐尾黍)从中国向西方迁移的来源地,以及西南亚洲谷物(如小麦和大麦)向东迁移的接受地,了解中国主食的史前根源不仅能改变我们对过去的认识,还能提高我们对这些谷物现在和未来用途的认识。

主食选择的多样性往往与地区烹饪技术的多样性有关,例如,东亚和西亚早期社区的特点是食品加工技术的差异:东方的烹饪传统以煮和蒸谷物为主,而西方则以磨碎谷物和烘烤面粉为主。

西南亚新石器时代前陶器文化广泛使用甑来生产面粉,并建造泥炉来烤面包和烤食物,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则精心制作了各种形式的陶器,用于煮、蒸和盛放食物。目前的证据表明,中国南方的陶器出现在 18000 年前,与狩猎采集有关。相比之下,西南亚的陶器发展相对较晚,距今 8500 年。

这种对比导致了一种假设,即这些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技术深藏于驯化之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之中。在早期主食作物全球化的背景下,谷物传播到新的地区并不一定伴随着烹饪传统的传播。新谷物有时会融入当地现有的食品加工传统,有时则会失去主食谷物的地位。

很多现代食物史前古人就在吃

史前人类并非仅以谷物为生,考古植物学证据表明,从更新世末期开始,黄土高原就开始使用包括橡子、豆类、块茎和草(和 )在内的各种植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8000-1500 年),更多的植物和动物被引入人类和动物的饮食中,包括猪、大豆、赤豆、荞麦和大麻籽。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长江-淮河流域,水稻种植是在广泛觅食的背景下出现的,觅食的重点是采集树坚果,尤其是橡子(属)、桃和杏等水果(属)以及湿地坚果和块茎。 )以及湿地坚果和块茎,包括荸荠、狐狸果、莲藕、薏米和稗草,除了薏米以及的一些成员外,所有已发现的水果、坚果、块茎和豆类都采用C3光合途径。

公元前 2000 年以前,大陆内陆地区迅速将小麦和大麦作为主食,这与黄土高原逐渐采用这些西部作物的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最近一篇以中国北方为重点的综述中,,此时从以C4 为主的饮食向C3-C4混合饮食的转变与公元前 4200 年(公元前 2250 年)的 "全新世事件 3 "同时发生。

全球干旱化事件很可能是大陆内陆群落愿意接受小麦和大麦作为新主食的部分原因。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是什么推迟了黄土高原对小麦和大麦的采用?正如在其他地方所讨论的那样,一种合理的社会解释是,在黄土高原采用小麦和大麦的早期阶段,这些作物只被少数人(如精英、祭祀专家或其他人)而不是多数人所使用。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