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9700万公款,没被追究反而表彰,央视亲自正名,真相令人泪目

掘密探索家 2025-03-14 14:36:17

前言

在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建议。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有一名代表热衷在会议现场给其他人扎针,并且来找他扎针的人还不在少数。

因此,为了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操作,他直接将自己的“针灸包”随身携带。在这几天当中,他先后共计给别人扎了300多针,还赢得了其他代表的一致好评。

然而,这名人大代表的过去也是鲜为人知。他曾经挪用公款高达9700万,但是被央视曝光之后,他不仅没有被追究,反而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挪用公款”?功德无量!

这名喜欢扎针的人大代表叫做宋兆普,他是来自河南省汝州市一家康复医院的院长。

宋兆普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在15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习中医医术,后来成为了我国非遗文化的第六代传承人。

在跟随父亲学习中医的同时,宋兆普也同样没有放弃学业,他考入了河南中医学院,不断的学习其他的医学科目来丰富自己。

1992年的时候,宋兆普跟随其他的同事一起到儿童福利院来开展“义诊”工作。此时的宋兆普发现,在福利院的许多孩子当中,脑瘫儿童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宋兆普心里也是非常的难受。

在当时,脑瘫儿童的治疗属于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是宋兆普并未放弃,他开始认真的研读家里流传下来的医学典籍,试图从中找出实用的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之后,宋兆普真的找到了治疗脑瘫的好办法。在他的努力之下,有不少的脑瘫孩子被他治好,宋兆普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上病,宋兆普坐诊的时候从来都不收挂号费以及诊疗费。每天早上,来找宋兆普看病的人都会早早的在门口排队,对于这些患者们,宋兆普非常的有耐心,总是细细的给病人讲解病情。

那么,如此“有才有德”的医生,是怎么能和挪用公款扯上关系的呢?

在一次央视对宋兆普的采访当中,他也是透露了当年的真相。因为是医生的关系,所以宋兆普总是会接触到一些患有“先天脑瘫”的婴儿,他们的父母无法接受这先天的缺陷,便狠心的将他们给遗弃了。

看到了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之后,宋兆普也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打算将这些孩子全部接回医院,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对他们进行救治。

一开始救治的孩子只有三五个,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兆普接回的脑瘫患儿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他陆陆续续的接收了3200多名患儿。

如此多的孩子,每天的花销自然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用宋兆普自己的话来说:“再难,也要比孩子死了强!”为了治疗这些孩子,宋兆普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但是根本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于是,他便狠心挪用了医院9700万的公款,全部用于对这些孩子们的治疗。按照宋兆普的推测,其实当时的花费远远不止9700万,因为他们将医院存的药品以及其他收入也都贴了进去,这要算下来,至少有着上亿元的花费。

如此巨大的一笔款项,换回来的竟是3200多个孩子的生命。宋兆普的事迹被央视曝光之后,也是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称赞。大家都认为宋兆普医生“功德无量”,就算“配享太庙”也是不为过的。

之后,宋兆普也是先后被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后还当上了人大代表。他的事迹也是逐渐变得广为人知。

不忘初心,发扬文化

即便宋兆普后来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名医”,但是他仍然和以前一样,默默的行医治病,从不贪图功名利禄。

无论是多么偏远的地方,只要宋兆普听到那里有需要自己帮助的人,他总是会毫不犹豫的立马赶去。

除了坐诊看病之后,宋兆普一心扑在中医药的研究方面。他不断的翻看查找医学典籍,并且将自己总结好的中医秘方、药方都修订成册并且公开发行,试图让中医药医学造福更多的人。

和传统的中医不同的是,宋兆普并没有太多的“门户之见”,他认为中医药文化虽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也并非什么“不传之秘”。因此,他还积极的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海外。

2006年的时候,宋兆普的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11位“洋中医”组成的进修班。这些学员分别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都是对中医非常喜爱的。

在进修期间,宋兆普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传授给了这些学生们。中医药的魅力以及宋兆普的精神都将这些外国学员们深深的折服了。

回国之后,宋兆普和自己的这些学生们仍然还有着联系。当得知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是从事着中医诊疗工作时,宋兆普显得非常的高兴,因为中医药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了。

两会建言

今年的两会当中,宋兆普的身影依然出现在了会场当中。参会之前,宋兆普就已经和不少的代表进行了交流。一些之前受过他帮助的代表也是专门的来感谢他。

这次参加两会,宋兆普依然和往常一样,随身携带了一大批银针。如果哪个代表出现腰腿疼以及失眠的现象,都可以找他去扎一针,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好。

对于找他帮忙扎针的人,宋兆普从来都是“笑脸相迎”,并不会感到一点不耐烦。他觉得能够帮助他人解决病痛是医生的职责,他也是乐在其中的。

除了扎针治病外,宋兆普也是积极履行自己人大代表的义务,提出了不少关于医疗方面的建议。

他希望可以将中医急救技术也可以纳入到《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当中,用“中西结合”的办法去抢救重伤者。

在医疗规范方面,宋兆普建议医务人员的薪酬不得与业务挂钩。明确医院的公益性质,同时对于医生收受红包等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医疗腐败问题。

不得不说,宋兆普提出的建议都是非常务实的。一旦能够被成功采用,那么对于医疗方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结语

悬壶救世,初心为民。宋兆普凭借着一根银针,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治愈了多少人的痛苦。相信有他在,中医药这个传统文化一定可以顺利的传承下来。

在会议结束之后,宋兆普又将回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去。希望宋医生能够健康长寿,因为只要有他在,患者的心中便会踏实许多。

信息来源:平顶山日报 2018年12月25日——小 城 大 医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走到哪儿扎到哪儿”

信息来源:全国人大 2024年11月25日——宋兆普:让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2025年3月7日——银针不离身、AI开药方……这位中医代表在两会提了些啥?

0 阅读:8
掘密探索家

掘密探索家

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神秘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