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正在成为“世界年”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全世界一起过春节
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进行时
春节自从2023年喜提联合国假日,全世界人民就跟咱们一起过大年,就连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都得跟咱们一起贴春联,中国年正在成为“世界年”。
当老外学着包饺子、看春晚,我们才突然惊觉,这哪是过春节呢,分明就是中华文明,给全世界发的一张“文化请柬”。
那么,春节到底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呢?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拿下联合国"法定VIP席位",春节何以成为联合国假日?
2024年12月4日,第1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而春节民俗活动,已经走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中国春节已经具备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这也为中国携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协力推动春节在联合国获得“官方身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我们总是眼馋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觉得好浪漫好有情调,觉得我们自己的节“土里土气”,总是差点意思。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轮到老外追着我们问:"福字到底正贴还是倒贴?"“我到底是啥属相的?”“饺子里包钢镚儿是啥意思?”,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联合国也要正式“过年”了,这既是对中国的重视,也是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可,是一件值得我们所有国人骄傲的事情。
春节能冲出世界,走向联合国,三件套必不可少:团圆饭里炖着的亲情哲学,红包里藏着的祝福经济学,还有那烟花爆竹炸开的浪漫主义,这可比西方那套"消费狂欢"高级多了,春节成了行走的"文化磁铁"。
有些人直到现在也总爱酸:"不就是多放天假么,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等等的言论。其实,他们这些人压根就不懂什么叫"软实力硬着陆",以为一切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天上掉的馅儿饼,被意外砸中了。
1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中文送上“春节快乐”的新春祝福,同时还发表了农历蛇年新春贺辞,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的坚定支持,这可比开100个孔子学院的影响力都大。
春节这套组合拳,既有家的温度,又有国的气度。它不像圣诞节被资本裹挟成购物节,反而像滚雪球一样,把写春联、剪窗花、蒸花馍等非遗传承,打造成了全球新时尚。难怪网友调侃:"以前是中国人过洋节,现在是洋人过春节,风水轮流转。"
联合国总部和联合国工作机构,会尽量避免在春节当天举行会议,还会在起草会议日程表时,充分考虑到春节因素。
借着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的东风,让春节走出中国,走出亚裔文化圈,实现国际间的传播与交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春节了解中国。
蕴含着团圆平安、和睦和谐、辞旧迎新的中华传统春节文化,真正的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将把中国对世界的美好憧憬与期许传,遍五洲四海。
随着我们护照落地免签政策范围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选择来华过地道中国年,外国入境游客同比大涨150%,并创下历史新高,这不就是最生动的“文化带货”吗?毕竟谁能拒绝一个既能吃美食,还能讨红包的节日呢。
世界已经进入“春节时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世界各地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春节元素。
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桥、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日本的东京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各国地标,都披上了“红装”。
一些商家也会挂起灯笼和新春装饰,各大国际品牌竞相推出春节限定款商品。
当然,我们也别忘了向光顾着拍照的老外来一句灵魂拷问:"饺子里包硬币的讲究,您搞明白没?"
除了联合国,今年还有俄罗斯总统、南非总统、古巴国家主席、巴基斯坦总理、新西兰总理、澳大利亚总理、新加坡总理、泰国总理等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在新春到来之际,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春节已经首先成为联合国假日,接下来的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也有机会,全世界一起吃粽子、吃月饼、赏月也将成为可能。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
没出十五(元宵节)就是年。
虽然我们多数人已经开工上班了,也依然祝福各位朋友们:蛇年行大运,身体棒棒蛇舞虺虺,生活幸福前程螣螣,事业蟠蟠鱼跃龙门,爱情甜蜜巳巳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