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好的孩子,基本上有90%的都是在小学就抓对了重点,能逆袭的真的很少。
如果你家娃现在还是小学,那么下面这些重点一定要听一听,把每个点都落实到位了,娃到初中后成绩肯定差不了。
1、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十万的,真心建议什么兴趣班都不用报,把时间花在课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娃的课内成绩拉满,到初高中后能更省心。
关键还省钱!因为小学这六年,娃的学习搞得怎么样,全靠家长抓,如果你不在课内多用点力,到初中高中,就得靠补课去提分,到时你敢保证自己的经济能力能支撑娃一直补下去吗?
而且大多数兴趣班都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主要是去那里打发时间,孩子坚持不了几年的。到初中全忘光了,与其花这个时间和金钱,不如把钱拿来投入到课内的学习中更实在点。
2、基于第一点,普通家庭要多抓课内语数英,但具体怎么抓?
英语: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启蒙起来,养成讲英语听英语的习惯;上到小学之后开始刷分级,从A级刷到Z级,至少也得刷到Q级。
Q级相当于中考水平,而Z级相当于高考水平。刚开始刷,肯定会困难重重,但能坚持下去,收获巨大!
数学:奥数别太早学,也别太晚学。1-4年级重点是练计算,到三年级后,逐步加入奥数思维,课后让娃练一练。
奥数一般练到5年级,最晚6年级上学期结束;到了六年级,重心应该放在提前学初中课程上面,这能让孩子到初中后减少熬夜的次数。
语文:小学阶段抓好两个读,一是“晨读”,每天坚持读15分钟,语感会越来越强;二是“阅读”,每天看半小时课外书,知识面会越来越广,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
3、小学的习惯真要抓好,给娃报多少兴趣班,都不如把习惯培养好来得更有价值。
习惯有哪些?
认真听课的习惯,眼睛盯着黑板,嘴巴着老师写的字默念,脑袋一起转动起来;看不懂,想不明白的地方,大胆举手问。
写作业不拖拉的习惯,到家后休息10分钟,然后马上写作业,争取在晚饭前把所有作业都搞定;晚上才有更多时间自主安排。
整理错题的习惯,把所有做错的题整理到错题本里面,定期拿错题本出来重做一遍,能吃透错题的孩子,成绩不可能差。
4、小学真要启蒙小四门,多看纪录片,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对历史、生物的认知,扩展孩子的眼界,不然到初中后只能靠死记硬背,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
央妈出品了很多优质纪录片,在网上全都可以搜得到的,像《河西走廊》这样的纪录片,百看不厌,孩子又能学到很多知识。
还有《跟着课本去旅行》、《中国通史》、《工作细胞》等等,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领着孩子看起来,先打个底,到初中后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5、运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每天抓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出出汗,跳绳、羽毛球、篮球、跑步这些,既能长高,还能锻炼身体,让孩子的性格更阳光一些。
这样孩子到了初中后,开始步入青春期,性格也不会变得太不可理喻。而且学习拼到最后,肯定是拼身体素质,很多孩子还没到中考就垮了,身体素质好,心态好,抗压能力强,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而爱运动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明显更有优势。
以上这五点,小学阶段抓到位了,孩子到初中后真能甩开别人几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