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当然就是从地球表面钻孔,钻到地球深处去实地勘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钻得最深的孔也就是12公里多一点,而地球的半径却有大约6371公里,毫不夸张地讲,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人类现在连这个“鸡蛋”的壳都没有钻穿。
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探索地球内部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地震波。
简单来讲,由于地球是一颗岩石行星,因此当地球上某些区域发生地震的时候,其产生的地震波就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大量地监测和记录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具体情况,然后再结合相关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的情况。
显然而易见的是,我们收集的地震波数据越多,对地球内部的推测就越精确,所以在进入20世纪之后,人类就开始不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各式各样地震波监测站,以扩大地震波数据的收集范围和密度。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震波的测量灵敏度也越来越高,已知的地震波数据表明,地球上几乎随时都有地震发生,不过在这些地震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非常轻微的,以至于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这种非常轻微的地震就被称为“微地震”,而就是在这些“微地震”之中,科学家发现了“地球心跳”之谜。
这个谜团最初由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地质学家杰克·奥利弗发现,他在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数据时,首次注意到有一种“微地震”极有规律,每26秒震动一次,并且一直在持续。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现象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种有规律的“微地震”从未消失,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它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监测站点都能监测到这种“微地震”,于是这种现象就逐渐被重视起来,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地球心跳”。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21世纪之前,人们都只知道“地球心跳”的起源点大概位于南大西洋的某个区域,直到2006年,科学家才将其起源点的位置缩小到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附近(如下图所示)。
直到现在,“地球心跳”仍然没有停止,从发现之日开始,它已持续60多年。那么,这种有规律的“微地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很遗憾,这个谜团至今无解。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多种观点,例如有观点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海水的深度、海底和海岸的几何形状、构成物质等等),海洋中的波浪会有规律地撞击大陆架并令其产生共振,进而产生有规律的地震波,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与该区域附近的火山运动有关。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该区域的海底由富含水且处于压力下的沉积层组成,由于尼日尔河一直在向这里“输入”更多的沉积物质,这会造成海底的沉积层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加,这样就会产生压力差,而压力差又会导致水在海床的裂缝中流动,就像在液压泵中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一次,而这种压力的积累和释放,就可能会产生有规律的“微地震”。
尽管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无法解释“地球心跳”的另一个奇怪的特点。
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敲击一块木板,那么敲击产生的振动就会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木板上各个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精密仪器在不同位置对其进行测量,我们就会发现尽管整块木板都在震动,但根据位置的不同,测量出的波形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如果上述的任何一个观点成立的话,那我们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上所监测到的地震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从地球上的哪个监测点的数据来看,这种每26秒震动一次的“微地震”的波形都没有什么区别。
(↑研究人员分别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监测到的“地球心跳”)
那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解释呢?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也正因为如此,“地球心跳”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能够揭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