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初体验:贵在“够癫”

泽怀影视 2025-02-28 15:44:55
《滤镜》初体验:贵在“够癫”

《滤镜》这部剧真的很怪啊,男女主角一个能随便换脸一个能看穿表象,在现在这个大家都爱看甜甜的爱情偶像剧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部这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居然还挺吸引人,网上好多人看完觉得有意思。

国产现代都市爱情剧这几年真是越来越难做了,数据显示去年热播的集均破4000万只有一部,这个数字比起前几年那些动不动就破亿的数据真是惨兮兮,而且观众的口味也变得特别挑剔。

制作方也是没招了,眼看着古装剧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家抢着看,现偶自家却没多少人理,搞得大家都急哄哄开始琢磨怎么样才能让观众重新爱上现代爱情故事。

这年头观众都被古装剧那些穿越啊重生啊修仙啊的剧情惯坏了,单纯谈恋爱追来追去的现偶再怎么甜都觉得少了点什么,缺乏新意没新花样。

所以就有了各种现偶+奇幻的尝试,比如之前那个《想见你》就是时空穿越的套路,《一闪一闪亮星星》则是青春奇幻加悬疑,《脱轨》也来了个时空设定。

这些试图混搭的电视剧市场反响不一,有的虽然出圈但大多数还是不咋地,说到底观众看现偶的本质是寄托现实中的情感和愿望,奇幻太过超现实就容易让人出戏。

话说回来,剧集数量倒是不少,像尾鱼那几个IP什么《枭起青壤》《三线谜回》《七根心简》都打着奇幻的牌子,优酷芒果台的片单上也有不少类似剧。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嘛,奇幻元素加得太多可能会喧宾夺主,让人忘了这本来是讲爱情的剧,太离谱了反而不接地气了。

作为著名作家桐华的又一力作,这次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去拍自己已经写好的小说,而是直接操刀原创了这个科幻奇幻风味的现代爱情剧本,据说这也是她和檀健次继《长相思》之后的二次合作。

首播表现确实挺不错的,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滤镜》一上来就拿了剧集热度日榜的亚军,檀健次榜的新媒体指数,证明了这孩子的号召力真挺强的。

剧中的设定绝对够新颖,女主苏橙橙(李兰迪饰)因为有容貌焦虑所以得到了一个神上它以后就能随意变换自己的容貌和穿搭,甚至可以在性别之间自由切换。

而男主唐奇(檀健次饰)则有着超乎常人的视觉感知能力,可以看到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也为他后续能够透过女主不断变换的外表看到她的本质埋下了伏笔。

剧情从一开始就非常跳脱,女主在公交车上一键换脸救美的桥段就已经让观众瞪大了眼睛,还有变成拖把、跟男主跳舞、双重身份打工等情节真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另外,轻喜元素的融入也让整个剧集气氛轻松愉快,当苏橙橙顶着御姐皮一板一眼的高智商博士唐奇当着女神的面身穿荧光服大跳搞怪舞,这桥段确实增添了几分诡异但好笑的气氛。

传统的现代爱情剧往往是围绕着男女主角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展开叙事,重点在于塑造浪漫的气氛和感人的情感,但《滤镜》这部剧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

首先是溜直就像是从科幻片里穿越过来的道具,它让女主苏橙橙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外表,从美女到博士,甚至变成动物和拖把都行,这种设定在当下的国产现偶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

在前三集中,女主就在自己和美女苏渺之间来回切换身份,既在姐姐遇险时英雄救美,又在美妆公司一人分饰两角,一边是市场部实习生一边是公司的海报模特,忙得不亦乐乎。

不得不说,这种设定让人联想到游孩子谁不想要这样一个能随意改变自己外表的神器呢,单是一键美颜祛痘的功能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吧。

从剧方放出的预告来看,女主后续还会变身成女博士、漫撕男等不同角色,跟男主之间产生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设定真的是让人充满期待。

而男主唐奇的超能力也很特别,他那超乎常人的视觉感知力让他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世界,这也为他后来能够看透女主不断变换的外表看到她的本质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种反套路的设定背后,《滤镜》也在试图传递一些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比如通过男女主奇特又温情的情感故反外貌内讨。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这种天马行空的设定居然能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建立连接,比如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容貌焦虑、社交媒体中的滤镜文化等等,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其实仔细想想,《滤镜》这部剧的核心设定——能随意更换容貌的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随着AI换脸技术的发展,我们距离这种可能性其实越来越近了。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上就有很多实时换脸的特效,虽然效果还没有剧中那么逼真和完美,但技术进步的速度是令人吃惊的,或许在未来某样的技术真的会出现。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技术,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交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其实都挺值得探讨的。

值得一提的是,《滤镜》这部剧在反套路的同时,其实也暗含了一些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比如职场中以貌取人的问题,以及人们对外表过度关注而忽视内心的现象。

当然,任何创新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对于《滤镜》来说,一些观众对剧中职场以貌取人的情节表示不适,也有人觉得李兰迪的颜值与剧中设定的长相普通的女主形象产生了割裂感。

但不管怎么说,《滤镜》算是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它尝试在现偶这一相对保守的领域引入科幻、轻喜剧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剧体验。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尝试无疑是值得鼓励的,毕竟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让国产剧的创作生态更加丰富多元,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滤镜》的出现可能代表了国产现偶在遇冷之后的一种自救尝试,虽然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但至少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现偶+奇幻这个组合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前面提到的《想见你》《一闪一闪亮星星》《脱轨》等作品都曾尝试过这种混搭,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非总能奏效。

原因很简单,现偶的核心魅力在于能够让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共鸣和情感寄托,而奇幻元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破坏这种代入感,让观众觉得距离感太强。

此外,类型融合也对创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构建合理的奇幻设定,又要维持现实世界的逻辑自洽,同时还要讲好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这绝非易事。

从《滤镜》的相关负评中也能看出一些问题,比如有观众认为剧中职场以貌取人的情节令人不适,也有人觉得李兰迪演的女主虽然颜值在线但与剧中设定的长相普通的形象存在割裂感。

这些问题反映出,即使是创新的类型尝试,也要注意基本的逻辑自洽和价值观导向,否则再新颖的设定也难以真正打动观众。

待播的现偶市场上,像《枭起青壤》《三线谜回》《七根心简》等都采用了奇幻元素注入的思路,但能否真正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还有待时间检验。

从长远来看,现偶市场的复苏可能不仅仅依靠简单的类型融合,而是需要在内容深度、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同时发力,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

总之,《滤镜》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想要真正解更多维度的突破和创新。

桐华这位著名作家的创作轨迹其实挺有意思的,从最初的《步步惊心》《华胥引》等经典IP,到现在亲自操刀《滤镜》的剧本创作,她的转型代表了内容创作者在多元媒介时代的适应与进化。

她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无论是古代穿越题材还是现代都市剧,都能看到她对人性和情感的独到理解,以及对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

这次跟檀健次的二度合作看来也是颇具默契,《长相思》之后再次携手,证明他们的创作理念有不少契合之处,这种作家与演员的长期合作在国内影视圈其实并不多见。

从小说到剧本,从古装到现代,从纯爱到科幻混搭,桐华的每一步创作尝试都是对自己创作边界的拓展与挑战,这种勇气在当前同质化严重的内容市场中显得尤为可贵。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敢于尝试的创作者,我们才能看到像《滤镜》这样打破常规的作品,为沉闷的现偶市场注入一丝新鲜空气。

桐华的转型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内容产业的变化,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和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尝试直接参与影视创作,而不仅仅是提供原著小说。

这种变化对于内容生态来说是好事,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创作壁垒,让不同领域的创作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从而产生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作品。

当然,从一个领域转型到另一个领域并非易事,需要学习新的创作技巧和规则,但桐华显然是做得不错的那一个,《滤镜》的热播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都市爱情剧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最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理应最容易产生共鸣,但近年来的低迷现状却表明,这一类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或许,现偶创作者需要重新思考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状态,用更真实、更有深度的方式去呈现爱情和都市生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甜蜜和浪漫。

《滤镜》的尝试提供了一种思路,即通过奇幻元素引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但同时又不失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种平衡其实是很难把握的。

我们看到,剧中既有天马行空的科幻设定,又有对当代年轻人容貌焦虑、职场困境等现实问题的映射,这种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或许就是未来现偶的一个可能方向。

此外,人物塑造的立体性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也是现偶需要提升的方面,超越套路和固定模式,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角色和情感关系。

《滤镜》中的男女主角设定就挺有意思,一个能变换外表一个能看透本质,这种能力设定的对比其实暗示了社会对男女两性价值评价的不同,女性常常被要求注重外表,而男性则被期望看重内在。

这种潜在的性别议题探讨,使得《滤镜》不仅仅是一部奇幻爱情剧,还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维度,这可能是它能够引发广泛讨论的原因之一。

总之,未来的现偶要想重新崛起,可能需要在保持类型特色的同时,更加关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呈现,这样才能真正打动新一代的观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