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发布了《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其中显示胖东来把一个网名叫“宋清辉”的人,列为侵权诉讼案件之一,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
理由是宋清辉的言论涉嫌贬损胖东来公司品牌形象,此公示出来后,网友们一边倒的支持胖东来。
我去翻看了宋清辉关于胖东来的言论,发现这哥们儿主要是抨击胖东来玩儿流量营销。
先说一下我的态度啊,我认为营销很正常,营销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
胖东来作为一家企业,在网上做营销没有错,而且我很佩服他家的营销能力,在国内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胖东来能够成为一家现象级企业,靠的不止是营销,还有产品质量好,对员工福利待遇好和发达的网络等多个因素。
但面对宋清辉的批评,我觉得胖东来没有必要用法律来维权。
原因很简单,公众有监督、评论各公共企业的权利与自由。
宋清辉没有造谣,更不属于恶意诋毁或者侮辱。他仅仅是评论了胖东来的营销行为,为其做了定性,而这并不犯法。
我理解今天各家企业面对黑公关的经营压力,但对宋清辉这种行为,企业动用法律武器是不合适的,甚至有滥诉的嫌疑。
我们拿维权意识比较领先的车企来说,比如这位大V,多次发视频公开恶意攻击一家企业。
尤其是这句“开上未来一时爽,一不小心火葬场”在全网传遍了。这已经不仅是攻击一家企业了,还是在侮辱和恶毒诅咒几万名车主。
这种人受到法律严惩是大快人心的。
再比如某新能源汽车,被一些人恶意P图,发到网上说是灵车。
这些人受到法律严惩也是众望所归。
但宋清辉和这些人是有明显区别的。
如果照这个标准去维护企业形象的话,那么去年四五月份,网上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网暴,钟睒睒挨个去起诉索赔,估计会赔出来又一个首富。
接下来我会持续关注这起诉讼。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很多网友因为支持胖东来,然后去辱骂宋清辉,这种行为我很难理解。
然后看到了网上有人从心理角度对这些狂热分子进行了分析,我觉得挺有意思,今天就转述给大家:
大家听清楚了啊,我只是转述。
第一点原因:部分国内普通民众,没有分配话语权,也没有分配意识。
他们的生活很努力但依然艰辛,因此看到胖的分配理念,觉得这简直就是菩萨转世,激动不已。
另一部分人不像这部分人那么艰辛,他们有消费能力,但网上无数次传递的信息告诉他们:
食品不安全。
在焦虑和恐慌之下,他们看到了胖对品质的追求,刚好补上了他们的焦虑,他们很激动。
这两部分人是基本盘。
第二点原因,一个人的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心理稳态结构,不再允许他人随意破坏。
被破坏就会产生痛苦的感受,转而会对破坏者产生愤怒的情绪反应。
所以他们看到大放厥词的宋清辉,恨不得撕了他。
第三点原因,胖的宣传符合价值观受到各方推崇,广为传播。
胖让一些人坚定认为,自己之所以过得不好,和其他的没关系,就是因为自己的老板舍不得分钱。
是自己运气不好,遇不到像胖这样的好公司好老板。
第四点原因,绝大多数的认同其实都包含想象成分,往往会夸大,一旦真实接触想象就会破灭。
比如曾经的初恋,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人念念不忘。
可是和初恋再见面后,大多数人的美好感觉会瞬间消失,这就是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放在胖来说,那些现实生活艰辛且归因于分配权的人,真正进入胖超市,看到商品价格后未必会真的愿意购买;
那些消费能力强或是做老板的人,为了追求品质无所谓胖的价格,但他们不可能会认同胖的分配理念。
第五点原因,基于前面所说,为什么永辉和步步高依葫芦画瓢,网上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满意?
因为真实来到面前,作为一名消费者,高于市场的价格会打碎他们对分配理念的认同,然后就会变得愤怒。
第五点原因,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
大家发现没有,这几天全世界都在计算自己的钱袋子,没人在乎乌克兰死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