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员访华碰壁:芬太尼争议折射中美外交温差

完颜逐日啊 2025-03-25 17:53:06

华盛顿资深政客、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要盟友戴安斯近日开启中国之行,却意外遭遇外交冷遇。这场被美方寄予厚望的访问,因涉及芬太尼管控与贸易争端等敏感议题,最终演变为中美立场差异的生动注脚。

作为特朗普政治阵营的核心成员,戴安斯此行背负着双重使命。在芬太尼问题上,美方期待中国强化对化学前体的出口管制;在经贸领域,则意图施压中方作出更多市场准入承诺。然而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美驻华使馆在会后声明中刻意淡化具体成果,这种反常的沉默反而印证了会谈的艰难。

当前美国正深陷药物滥用危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美因芬太尼过量致死人数突破7万,相当于每8分钟就有一条生命消逝。从费城肯辛顿大街到纽约哈莱姆区,随处可见神情恍惚的吸毒者,这些"僵尸之城"的惨状暴露出美国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失灵。

耐人寻味的是,美方持续将禁毒不力的责任转嫁他国。今年2月白宫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时,就曾以"遏制芬太尼流通"为由。此次戴安斯重提旧事,要求中方加强管控,却选择性忽视中国自2019年起就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严格管制清单的事实。数据显示,中国近三年相关走私案件降幅超70%,国内滥用现象近乎绝迹。

相较之下,美国至今未建立全国统一的芬太尼监管体系。加利福尼亚等州甚至设立政府资助的"安全注射点",这种矛盾政策加剧了毒品泛滥。正如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所指,美墨边境每年截获的芬太尼中,90%以上经由陆路走私入境,与中国直接关联微乎其微。

面对美方诉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原则性回应:"中美应在平等互敬基础上协商解决关切。"这被外界解读为三层深意:其一,中国拒绝任何形式的单边施压;其二,芬太尼危机本质是美国社会治理课题;其三,华盛顿的"甩锅"策略在外交现实面前已然失效。

观察人士指出,戴安斯此行折射出美国外交思维的路径依赖。从特朗普时期的关税威胁到拜登团队的科技封锁,美方始终迷信施压手段的有效性。但中国在芬太尼治理上的成效表明,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握在责任方自己手中。当华盛顿政客们忙于寻找替罪羊时,密歇根州的母亲们仍在等待政府兑现禁毒承诺。这种现实与政治的错位,或许才是美国社会危机难以纾解的根本症结。

0 阅读:109
完颜逐日啊

完颜逐日啊

喜欢看世界新鲜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