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刚死,孙权就想灭蜀,刘禅质问,孙权答:这事都怪诸葛亮

墨色流年谣 2024-12-21 11:28:47

诸葛亮去世后,三国格局开始了微妙而诡谲的变化。有人说,诸葛亮生前犹如一根扎在曹魏和东吴喉咙里的刺,他死后,这两大势力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开始内耗,一个却试图落井下石。

最意外的是,东吴的孙权居然立刻起了吞并蜀汉的心思,而蜀汉这边的小皇帝刘禅竟然不得不派人去质问盟友。更荒唐的是,孙权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这事都怪诸葛亮。”一句话,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他的死不仅宣告了蜀汉北伐的终结,也让整个三国的权力天平微微倾斜。

当时的曹魏皇帝曹叡,得知这个消息后,几乎是长舒了一口气。毕竟多年来,诸葛亮的北伐让他寝食难安。

为了防守,他不仅耗费了大量国力,还差点被内讧搞得下不来台。诸葛亮活着时,曹魏的军界几乎全靠司马懿一人硬撑,而曹叡自己则不得不被迫成熟,时时小心应对。

但诸葛亮一死,曹叡便迅速放松了警惕,开始醉心享乐,甚至把国家大事抛到了脑后。曹魏的内耗虽然严重,却并没有立刻给蜀汉带来喘息的机会,因为东吴的态度更加耐人寻味。

自从孙刘联盟成立以来,东吴和蜀汉的关系就始终不冷不热。表面上,两家对抗曹魏是合作伙伴,但实际上,东吴对蜀汉多次落井下石,比如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背后都有东吴的影子。

诸葛亮活着时,凭借他游刃有余的谋略,东吴还不敢轻举妄动,但他一死,孙权立刻嗅到了机会。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去世后,孙权迅速向蜀汉边境的巴丘增派了一万大军,表面上说是为了防备曹魏,却暗藏吞并蜀汉的野心。

这个举动让蜀汉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刘禅作为蜀汉的皇帝,此时才三十来岁,虽说被后世黑得不行,但从当时来看,他并非一无是处。

面对东吴的威胁,他一边命人加强边防,一边派使者前往东吴,想试探孙权的态度。刘禅选择了宗预担任使者。

这位宗预,跟随诸葛亮多年,虽不算顶尖人才,但口才极佳,深受诸葛亮的信任。刘禅派他出使东吴,显然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缓和局势,避免蜀汉腹背受敌。

宗预来到东吴时,孙权的态度极具戏剧性。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反而先发制人,指责蜀汉在边境增兵的行为。

孙权一上来就黑着脸质问:“蜀汉丞相刚去世,我们两家是盟友,你们却在边境调兵,这是什么意思?”这话一出口,宗预已经明白了孙权的意图。这种倒打一耙的手法,分明是想把责任推给蜀汉,一旦宗预表现出任何强硬态度,孙权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撕破脸,甚至出兵。

但宗预毕竟是诸葛亮的学生,临危不乱。他微微一笑,回答道:“贵国在巴丘增兵,我国在白帝城增兵,这都是丞相去世后不得已的防备措施。

双方的行为都合情合理,又有什么可争的呢?”这话滴水不漏,不仅化解了孙权的咄咄逼人,还暗示东吴的增兵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孙权听完,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事都怪诸葛亮。

他要是活着,哪会有这些误会?”一句话,既承认了诸葛亮的威慑力,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从结果来看,这场危机最终没有酿成战争,孙权和刘禅各退一步,表面上重申了孙刘联盟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孙权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而蜀汉的处境也愈发艰难。诸葛亮的去世,让蜀汉失去了最重要的外交支柱,而刘禅的妥协,虽然暂时维持了和平,却也为蜀汉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回头看,这场风波不仅反映了蜀汉的无奈,也揭示了三国复杂的政治生态。曹魏虽然是蜀汉最大的敌人,却在诸葛亮死后陷入了内部争斗,而东吴作为盟友,反而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威胁蜀汉。

这种“敌人不急,盟友先动”的局面,颇具讽刺意味。有人说,历史就是这样,当你的盟友开始觊觎你的地盘时,真正的敌人反而会变得无足轻重。

有人感叹,诸葛亮死后,蜀汉还能延续三十多年,刘禅坐稳皇位直到被俘,算是创造了奇迹。但这奇迹背后,靠的并不是刘禅的能力,而是敌人的内耗和盟友的矛盾。

蜀汉的衰落从诸葛亮去世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而孙刘联盟的破裂只是时间问题。有人说,孙权的那句“怪诸葛亮”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是对诸葛亮的敬畏,也是对蜀汉的轻视。

历史总是这样,表面看似无风无浪,实则暗流涌动。而那句“怪诸葛亮”,不仅是对一代智者的调侃,更是对三国乱局的辛酸注脚。

0 阅读:0
墨色流年谣

墨色流年谣

墨色流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