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理于事,不言自明

新彦 2024-03-22 09:32:00

寓理于事的幽默,是一种无需言说的高明智慧,它悄然无声,却深谙幽默的真谛与本质。幽默,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我们在言语交往中的润滑剂,如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诙谐密码,无声胜有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遇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情形和状况。就好比看到一篇佳作,心中虽有万般感触,却难以付诸笔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然而,当我们在公众场合,面对领导的提问、记者的采访,或是代表国家进行外交问答时,这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托词就不再奏效。此时,如果我们能针对提问讲述一个事例,让对方在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再幽默地将其应用于回应提问,那么答案便不言自明了。

如果能反被动为主动,让对方代替自己回答问题,可以说是人际应对中的较高境界了,这就需要在幽默处世中圆融地寓理于事,让他人不言自明。为此,在说话中我们可以针对对方的提问,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反请对方说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说明对方的观点正是问题的答案。一个回合下来,对方这个“系铃人”在你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又成了“解铃人”,使你得以轻松地摆脱困境。

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都抢着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的感想。一位年轻记者破例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待。罗斯福没有正面回答青年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是先请他吃一块蛋糕。

记者获得殊荣,十分高兴,他很快便把蛋糕吃完了。接着,总统又请他吃了一块。当他刚要开口请总统谈谈时,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蛋糕。青年记者受宠若惊,肚子虽饱了,但还是盛情难却,勉强吃了下去。

记者正在抹嘴之时,只见罗斯福总统微笑着对他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实在吃不下去了,便向总统告饶。罗斯福总统幽默地笑着对他说:“不需要我再谈连任的感想了吧?刚才您已经亲身体验到了。”

罗斯福没有直接告诉记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让他通过连吃三块蛋糕的感受,体验自己连任总统的感想,可谓在幽默的行为中说出了记者要问问题的答案,策略可谓高明之极。这种通过幽默行为传达答案的策略,无疑是一种高超的处世智慧。

有时候,语言确实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当我们站在泰山之巅,目睹云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迅速退去,那种震撼心灵的景象,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此时,沉默或许是最好的回答,而幽默的比喻或委婉的推托,则能够让彼此在无言中相互理解。幽默处世的至高境界,并非在于滔滔不绝的言谈,而是在于通过幽默而深刻的行为将自己的道理表现出来。这种无言的胜利,往往比任何争辩都更有说服力。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