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论芸轩
编辑|论芸轩
35岁正是一个人事业的黄金期,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不仅仅是家人的悲痛,更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损失...
4月6日凌晨,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喆,不幸在工作期间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年仅35岁。
当这个消息曝光之后,许多网友纷纷为陈喆感到可惜,正值壮年,事业的上升期就这样离开了的人世,可真是天妒英才。
值得一提的是,陈喆医生于1989年8月出生,2012年10月开始在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12年。
这12年里,陈喆一直战斗在骨科和急诊外科的第一线,用他的医术和仁心,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看到这个简历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个陈喆医生真的很厉害,在自己23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医生。
放眼现在,在很多医院中的招聘中,基本都是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这才能够从医生的基层做起。
据了解,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是一家二甲公里医院,是国家级的“爱婴医院”,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
可就在事发当天,陈医生刚刚完成了一台手术,正在手术间稍作休息,准备进行第二台手术的时候,悲剧突然发生了。
凌晨2点多,医院里值班人员本就不多,当他突发心脏骤停的时候,虽然同事们立即展开了抢救,但最终还是回天乏术。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是不是和我一样,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毕竟医生这个职业,虽然神圣,但背后却有太多常人看不到的辛酸。
超负荷的工作,经常加班和值夜班,即使在深夜,也随时要准备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有时候刚值完夜班,第二天还要马不停蹄地去正常坐诊。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地就会透支身体,但面对病患的需要,医生们又怎么忍心说一个“不”字呢?
正如陈医生的同事所说,他就是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是全院学习的榜样,但我们不禁要问,仅仅给予医生崇高的精神赞誉,而忽视他们的身体健康,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当陈喆医生突然离世的消息曝光之后,在医院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医院方面很快发布了讣告,对他的医德医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讣告中这样写道:陈喆同志,为人谦和正直,医术精湛,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全院学习的榜样。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尤其是这“任劳任怨”四个字更是将这件事情推到了疯狂浪尖,直接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称,医生确实是太累了,关键压力太大,这不是普通上班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可以让人得抑郁症的,特别是一线医生。
还有一个作为同行业的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评论,称自己下辈子再也不想学医了,说不出来的心酸。
还有网友称,医者不能自医,真的是太痛心了,这么年轻又有才华的一位医生,毕竟这位陈喆才仅仅只有35岁,太年轻了,可能太累了。
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称,第一次觉得任劳任怨是真讽刺,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令人痛心。
说实话,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即使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体也总有一天会支撑不住的。
据知情人透露,陈医生生前的工作强度,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经常加班加点,即使在深夜,也随时待命进行手术。
甚至有时候刚值完夜班,第二天一早还要来医院坐诊,这样的作息,换了普通人,恐怕早就垮掉了。
面对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院方的表态却让人觉得有些不够诚恳,一方面高度赞扬医生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却对医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避而不谈。
在网上,还有一些网友直言不讳地指出,仅仅给予精神上的表扬,而不去改善医生的工作条件,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还有人举出了一些数据,在我国,77%的医生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近1/4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甚至超过80小时。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还能指望医生们的身体能够长期支撑得住吗?毕竟他们也是人,并不是神。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医生的事件,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医生群体的生存现状上,他们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却常常换来超出常人数倍的工作量。
他们本该被当成白衣天使来呵护,现实中却沦为了超负荷运转的机器,这样的现状,让人心痛,也让人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5年3月5日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的一个专家下沉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喆可谓是多次出现。
除此之外,陈喆还多次参加总院的专家大型义诊活动,走进基层卫生院,到街头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提供医学科普知识。
从以上这些,我们都足以见得,陈喆是多么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但现在他却英年早逝,生命永远定个在了4月6日那个早上。
可以说,陈医生的离去,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医者仁心,他们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作为患者,作为社会,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在行医之路上,不再孤单。
参考信源:
年仅35岁!浙江一医生手术间隔休息时去世,同事发声:他任职超12年,各方面表现出色---红星新闻--2025-04-08
用户10xxx51
努力工作,争取医技上进,这是对的,值得医者学习,但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望所有医学界的人,认真去对得这一神圣的职业!!!
用户18xxx15
在二甲医院手术室发生心跳骤停没抢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