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视频爆火网络,在河南信阳光山县某国有大行营业厅内,有一位中年大姐手持身份证,哭的是梨花带雨,旁边银行工作人员也是无奈的站在旁边。中年大姐讲述自己在银行的80万存款,2年前存入的,现在已经无法取出来。
而银行工作人员答复,则显得有些含糊,答复说“此事2年前已起诉结束,现在只能安抚女子情绪。”既然银行方面说起诉已经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应该有着判决,但是储户仍然到银行营业厅哭泣,那有可能大家得到的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光山县在河南也算发展相对迟缓的,80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义重大。大姐想一想就难受,到存钱的银行哭一场,银行也确实无奈何,只能放之任之。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德先生上网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河南信阳市光山县工行与这位储户的存款80万的法院判决。
有民众说是委托贷款,客户存钱进来,之后银行按照其指令再转给第三方。有民众说是涉及非法集资,集资诈骗团伙指示客户将钱转入指定银行的自己银行卡内,然后再以投资的名义,利用网上银行转账给自己。还有人说这是利用大额存单是电子化凭证没有纸质凭证,骗子将储户钱骗走后还说存了一个定期。
银行为了保护储户隐私,不愿意告知客户到底做了什么,但是透漏客户是透过手机银行自行转账至第三方公司,那么是谁操作的,可能只有客户知道了。不过这就排除了过去经常出现的一类存款骗局。那就是“三方合同、委托贷款”的骗局。
过去此类骗局发生的还是比较多。有人想在银行申请贷款,然后牵线找一个存款人,拿他的存单作为抵押,或者直接让银行做居中方,存款人和贷款人签一个三方委托贷款协议。一般来说可能会给存款人更高的利息,但是如果一旦出事,银行是没有责任的,存款人只能找贷款人要钱。
但是不少存款人认为银行在三方合同上盖章了,那么银行就需要承担自己归还责任。骗子就是利用储户这个认知误区来行骗。过去小银行发生的案例比较多。而工行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后来也有知情人说,储户其实是借款给房地产商了,贪图高息而受骗了。
2022年时候,各地房地产商资金链都很紧张,民间借贷也很盛行。为了更好的取得民众信任,有时候会谎称民众去存款,除了银行给予的正常利息之外,他们还会贴息给储户。他们帮银行拉存款了,银行就给他们放贷款。但其实呢?
他们带着客户去存款,客户拿到了存款凭证,但是他们会诱骗客户开通电子银行,窥探到密码之后,用自己的手机完成登录和身份验证工作。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就偷偷在网上登录,办理提前支取,并且转账的网上银行手续。
但是大家记得去存款就存款,不要听信任何的营销话语,更不要为了多一点点利息就上头。存款利率越来越低,就是多一点利息,能多多少呢?但是上当丢失了本金,可就不一样了。本金没了后,坏分子们都分到了利益,最后只有存款人拿自己的本金买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