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的复杂棋局中,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一直是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往往揭示了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变化。但近期,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趋势出现了:在美元持续坚挺的背景下,黄金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同步上扬,甚至冲破了历史高点,例如黄金和铜的价格就双双创下了新纪录。这种情形打破了过去的常规——“美元强则黄金大宗弱,美元弱则黄金大宗强”。如今,这个长久以来被视为经济规律的“跷跷板”现象已然失效。这种异常的市场动态不仅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经济规律的认知,更可能预示着全球经济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
这股推动市场变革的“神秘力量”究竟源自何处?我们尝试解构。
01传统市场逻辑与现状的矛盾从历史视角看,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的价格通常遵循出一种“跷跷板”效应:美元走强时,黄金和大宗商品价格往往走弱,反之亦然。然而,现今三者之间的这种传统关系似乎已被颠覆,同步呈现出上涨态势。
首先,黄金与美元的价格关系通常呈现负相关性。这是因为黄金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当美元价值下跌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往往会转向黄金以保值或规避风险。因此,当美元汇率下跌时,黄金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美元汇率上涨时,黄金价格可能会下跌。
其次,美元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关系也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美元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到大宗商品的定价和交易。当美元升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下跌,因为其他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使得购买这些大宗商品的成本增加。相反,当美元贬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
此外,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受到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不仅与美元汇率有关,还与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PS:大宗商品是可以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通常用于工农业的生产和消费。在金融市场上,说到大宗商品时,我们指的是那些大量的、可以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物质,比如原油、金属、农产品等。这些东西都是同质化、可交易的,并且被广泛使用,目前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大宗商品对经济面影响较大,谁控制了这些大宗商品的交易所,一定程度上就控制着某个经济体的价格走向。
大宗商品具体包括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等类型的事物。
能源商品:这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它们是全球工业和交通的重要能源来源。
基础原材料:这一类通常涵盖金属矿产,如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等)、钢铁、铁矿石等,这些原材料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有广泛应用。
农副产品:主要包括粮食、油料、谷物、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农产品,这些是食品工业和人类日常饮食的重要来源。
除了上述三类,大宗商品还可能包括一些其他的如化工品等,这些也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常受到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经济政策、政治局势以及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简单来说,大宗商品就像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大量包装的食品,但与之不同的是,大宗商品不是卖给最终消费者的,而是卖给企业和工厂,用于制造其他产品或作为能源使用。比如,原油可以被提炼成汽油,供汽车使用;农产品可以被加工成食品或其他产品。
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涉及许多基础工业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也是投资者和经济分析师密切关注的。
然而,现在这种传统的价格关系似乎已经被打破,黄金、美元和大宗商品三者之间呈现出同步上涨的趋势,这一变化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02原因分析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需要从全球经济的宏观视角出发。
首先,全球经济正在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利率,还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以此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了一个显著的结果——全球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增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这一现象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为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奠定了坚实的货币基础。换句话说,由于市场上货币供应充裕,投资者和消费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这些硬资产中,从而推动了它们的价格同步上扬。这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的恢复力,也揭示了货币政策在塑造市场动态中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继续加快购买黄金的步伐。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已增加39吨。进入2024年,由于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各国央行日益认识到黄金在应对危机、分散风险及保持价值方面的独特作用,因此持续增加黄金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底起,金价持续攀升,3月份更是屡创历史新高。研究报告指出,本轮黄金涨价潮始于3月1日,当时美国2月制造业PMI数据远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从而导致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下滑。然而,3月下旬后,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渐减弱,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回升,但金价却继续逆势上扬,与基本面脱节。此外,数据表明,近期的金价上涨与避险情绪关联不大。
尽管国际金价近期快速上涨,但各国央行的黄金增持策略仍保持稳健,这主要是出于优化官方储备结构的需要。在美债收益率波动增大的环境下,我国央行也不断增持黄金,这不仅有助于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来看个数据:央行已经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了!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2457万亿美元。全球央行购金的步伐也没停过,为啥呢?因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黄金的危机应对、风险分散和保值属性显得更加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预示着央行未来增持黄金仍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未来,金价的持续反弹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但美联储可能采取的更强硬立场或许会在短期内对金价构成压制。同时,金价的大幅波动通常会让金饰消费者保持观望态度。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对大宗商品如石油、金属、农产品等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
与此同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在疫情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市场以寻求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途径,从而推动了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
这事儿跟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金属、粮食等,它们的价格涨跌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物价水平,进而影响着咱们的钱包。有人说这是因为供需关系,有人说黄金涨是受到了世界形势的影响。但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
想一个问题:美国财政部长为何频繁来访?答案很简单,为了美债。现在,美国的债务总额高达34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背着66万元的债务!老美以前靠着产业升级和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但现在这招行不通了。加息也加不动了,各行各业都怕还不起利息、怕爆雷。那他们还剩什么路可走?稀释债务呗!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就成了他们的一个“阳谋”。
我们先要明白“稀释债务”的内涵。比如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它通常会带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货币的价值会相对下降,这意味着未来偿还同样数额的债务所需要的实际购买力会降低。换句话说,如果债务人能够以通货膨胀率高于债务利率的速度推高价格水平,那么他们实际上是在用“贬值”的货币来偿还之前借入的“更值钱”的货币,从而减轻了债务的实际负担。
为啥是大宗?因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几乎都掌握在美国手里。他们控制着原油、农产品的定价权,比如纽约商品交易所掌管原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掌管农产品,而且美国不光石油产量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多,出口量更是接近沙特或者俄罗斯的总产量。通过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美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货膨胀率,进而影响债务的实际价值。所以,哪怕通胀压力山大,美联储主席还是吹风要降息,华尔街大机构们也不断发布研报,在鼓吹大宗商品,想把全球资金都往这上面引。只要大宗价格一涨,他们的债务就相对缩水了。这跟炒房的逻辑如出一辙:房价涨了,房贷就显得不那么多了。
此外,“稀释债务”还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而言的债务减轻策略。如果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能够提高,那么相对于这些增长,原有的债务负担就会显得较轻。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从而有助于稀释债务。
然而,这种策略并非没有代价。长期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增长,因为它可能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资源错配。此外,这种策略对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进口大宗商品的国家来说。但是美国依然推行这种策略,应是权衡后的最佳方案。
总的来说,“稀释债务”是一种通过操纵大宗商品价格来降低债务实际负担的策略。
本质来说,这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财富掠夺,一种在国际资本舞台上无声无息却凌厉无比的操作。它无需承担任何法律的责任,甚至在道德的天平上也无需接受任何谴责,它就像一只隐形的巨手,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肆意捞取着财富的珍宝。这种国际资本运作的狡猾与冷酷,让人在惊叹其高明的同时,也不禁对其无法无天的行径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愤慨。
当然,各国对于国际间的资本运作并非毫不知情。在这个信息时代,国际事务的透明度已经显著提高,许多国家都能洞察到各种资本流动与操作的蛛丝马迹。然而,知晓并不直接等同于具备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同国家会基于自身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性和外交政策来制定与国际资本互动的方针。实力较强的国家可能会选择与国际资本进行策略性的博弈,以捍卫和扩大自身的利益。相对较弱一些的国家,可能会倾向于与国际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对于那些实力明显较弱的国家,他们可能会更多地受制于国际资本,处于较为被动的依附状态。
但这么搞,后果是啥呢?个人认为,这一轮无论美国何时开始降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还有像黄金这样的类美元资产,它们的价值中枢将会长期抬升。意思是说这些东西的价格很难再回到从前了。你现在还能买到900块的茅台、300一克的黄金吗?美国或者西方国家的搞得那一套,基本就是经济学上的“阳谋”,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美联储是个什么东西?如何影响世界?》,说的就是美国通过美元国际货币的能力收割全世界的套路,国际上金融产品价格的变化也就是不同国家博弈的就结果。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感受没那么深,市场变化莫测,咱们能做的,就是顺应大势!
第三,货币多元化趋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同步上涨。美元在执行全球货币职能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货币的竞争压力。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核心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与此同时,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日益显现。这主要源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多元化货币储备的需求,这些变化对美元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然而,近期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同步上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但这也引发了我们对美元地位的重新审视。
首先,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并非不可动摇。尽管美元目前仍是全球贸易和金融的主要货币,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印度等,这些国家的货币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这些经济体通过推动本币国际化、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等方式,对美元的地位构成了挑战。这种多元化货币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单一货币的风险和依赖,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美元的霸权地位仍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诸多风险。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用作政治工具,通过调整汇率、实施贸易制裁等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对它的盟友欧美国家。此外,美元霸权还可能导致全球货币体系的失衡和动荡,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同步上涨,反映了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担忧和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在美元地位受到挑战的背景下,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黄金等避险资产,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同时,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与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上升有关,但这也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波动性。
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并非完全由美元地位的变化所驱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以及地缘政治力量的影响等因素都在共同塑造着全球经济的未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同步上涨归结为单一原因,而应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03普通人还有机会入局黄金市场吗?近期黄金价格的飙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从理论上分析,鉴于美国经济数据的强劲和美联储暂不降息的立场,黄金本不应有如此大的上涨空间。然而,这一轮全球黄金价格的攀升显然受到了美国以外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黄金的主要买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央行,而非西方国家。像巴菲特这样的西方投资者,他们对黄金并不持乐观态度,这从国际ETF的持仓量并不在高位就可见一斑。
那么,为何新兴市场的央行如此青睐黄金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出于资产安全的考虑。这些国家认为持有美元存在风险,而黄金则被视为更安全的资产。毕竟,美元资产有可能面临被冻结的风险,比如俄罗斯的资产就被欧美国家冻结了非常之多,因此他们需要在美元之外寻求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而黄金作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硬通货,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其次,产业链的重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欧美国家正试图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重新构建产业链,这意味着他们将在产业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推进内外双循环战略,特别是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架构,这同样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在过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美国专注于品牌和技术的投资,而中国则专注于制造业投资。然而,随着产业链的重塑,从欧美到印度再到中国,各地都需要进行产业链的调整和大规模的投资,这将导致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所以,这一轮黄金价格的上涨并非单纯由美元的强弱所驱动,而更多地反映了全球多地对美元主导货币体系的信心丧失和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当前,全球黄金价格已经突破了上世纪70年代的高点,达到了2300美元左右的水平,当人人都觉得是一个机会的时候,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这个位置介入无疑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决定是否入局时,投资者需要谨慎权衡风险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