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打不过俄罗斯,27国“枪口”急转对准中国,立陶宛冲在最前线

君武军事 2025-02-05 18:27:12

最近,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就在2024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声明,作为对欧盟第15轮制裁的回应,扩大了针对欧洲机构和欧盟成员国代表的禁止入境名单 。在对俄制裁未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欧盟一系列动向值得关注。其中,欧盟及立陶宛针对中国的动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讨论。

欧盟(资料图)

上月中旬,欧盟理事会做出一个令人咋舌的举动,首次对中国实体展开“全面制裁”。欧盟给出的理由是,有中企和个体涉嫌支持俄罗斯。具体制裁措施包括不允许被制裁者到欧盟旅游,以及冻结被制裁个体、实体在欧资产。这一行为无疑给中欧多年来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长期以来,中欧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双方本是互利共赢的伙伴。从贸易数据来看,过去多年,中欧贸易额持续增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紧密相连。欧盟此番制裁,不仅违背了双方合作的初衷,也不符合欧洲自身的经济利益。

在欧盟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行动中,立陶宛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近期,立陶宛不断在背后怂恿欧盟,继续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中国,企图把中国送上被告席。其实,立陶宛与中国的“过节”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11月,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这一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让中立关系降至冰点。中方果断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立陶宛之所以如此上蹿下跳,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欧盟(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来看,立陶宛长期紧跟美国的战略步伐。美国作为全球霸权国家,近年来一直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小动作不断,妄图利用台湾这颗棋子来牵制中国。立陶宛在此时冲在最前线,率先允许台当局在其境内设立“代表处”,就是为了讨好美国,向美国表忠心。此次怂恿欧盟在WTO起诉中国,同样是在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立陶宛以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在美西方阵营中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和利益,却忽视了这种行为对国际关系准则的严重破坏。

从经济层面分析,立陶宛国内经济状况不容乐观。2024年12月,立陶宛新政府即将成立,此前的执政联盟因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在选举中遭遇惨败。经济持续低迷,民生问题凸显,立陶宛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立陶宛其实心里清楚,与中国恢复正常的经贸关系,对其国内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立陶宛外长此前表态想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但立陶宛又放不下讨好美国的心思,在公开场合宣传所谓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不在立陶宛而在中国,还想借助欧盟和WTO向中国施压,逼中国妥协。这种又想发展经济,又想在政治上挑衅的“两面派”做法,无疑是自相矛盾的。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在WTO诉讼这件事上,立陶宛的如意算盘也很难打响。早在2022年1月,欧盟就曾以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但这项指控毫无事实依据,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能够佐证,也没有官方部门或商会代表愿意背书。2021年12月3日,“澎湃明查”引述一名“相关消息人士”说,“系统里现在还是有(立陶宛)的”,立陶宛企业家联合会也很快表示,中国海关报关系统中存在“立陶宛”选项。

2021年12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个别媒体炒作中方将立陶宛从报关系统中清除、暂停立自华进口贸易许可、施压跨国企业不得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部件等消息均不属实。由于证据不足,2024年1月25日,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围绕所谓“立陶宛受经济胁迫”一事在WTO的争端。按照WTO的规定,若12个月内不重启诉讼,此案将自动失效。

如今,虽有消息称受到来自立陶宛和美国压力,欧盟似乎打算在期限前先重启案件,再重新“冻结”诉讼程序,为收集证据争取时间,但这种做法更多是一种“策略”。因为继续上诉所需的证据已不复存在,继续申诉很可能会败诉,使欧盟显得软弱。就连立陶宛维尔纽斯工商业协会会长贝萨吉尔斯卡斯都向媒体表示,欧盟叫停这一争端诉讼,是因为“获胜的机会接近于零” 。而且,欧盟内部对于是否继续起诉中国存在很大分歧。一些欧盟官员以及成员国认为,输掉案件几乎没有什么好处,布鲁塞尔也未能说服第三国的企业出面作证,证明它们被鼓励在向中国出口时不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再看中国的态度,中国一直是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准则的。对于立陶宛的种种行为,中国早已表明立场。在2024年12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方注意到立陶宛新政府即将成立,多名政要表达了改善立中关系的愿望,同时也明确表示,希望立陶宛新政府以实际行动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这意味着,中国愿意和立陶宛接触交流,但前提是立陶宛必须承认并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只有立陶宛承认之前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把非法设立的“代表处”等机构驱逐出境,才有可能和中国讨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情。如果立陶宛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妄图通过施压、诉讼等手段迫使中国妥协,那是绝对不可能得逞的。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不应被个别国家的错误行为所左右。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多边主义等诸多全球性问题上,都需要携手合作。欧盟应该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回到理性、务实的合作轨道上来。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欧盟及立陶宛针对中国的一系列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但无论从国际关系准则,还是从实际利益出发,这些错误的做法都难以持续。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上的决心坚定不移,也期待欧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共同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0 阅读:524
君武军事

君武军事

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揭开大千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