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15岁以下参赛”,让科创大赛少些功利|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2025-01-15 20:20:56

考虑到该项赛事的权威地位,相信这一举措也能起到示范效应。

▲资料图: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国内外的同学正在交流。图/新华社

文 | 柳早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对弄虚作假、他人过度参与、移花接木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这一表述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事实上,拒绝低龄选手的年龄段设计,其实是考虑青少年的心智特征。

人们出于常识也不难想象,一般情况下,15岁以下的青少年还没有进入高中,还在基础教育阶段,仅仅是基本知识的掌握就已经是不小的学习负担了。指望他们能有多少“科技创新”,这恐怕本身也不太现实。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人们也确实看到了一些“神童”,当然更多的却是引发质疑。比如,前不久某县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小学生发明的“仿生六足机器人”等项目获奖,引发了舆论质疑。很多人认为,这些小学生根本无力做出这种程度的项目。

类似的事在近些年屡屡发生,甚至有学生的获奖作品因此被撤销。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某种程度的“诚信危机”,不少青少年为了获奖,争相在成果中“添油加醋”,既带偏了风气,也挫伤了这些赛事的公信力。

那么,现如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出年龄段上的限制,可谓是一个“釜底抽薪”之举。考虑到该项赛事的权威地位,相信这一举措也能起到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各层级赛事也完善相应的规则。

而且,年龄限制并不是新规的全部。理论上讲,15岁以上的参赛选手依然有可能借助“非常规手段”参赛。从《办法》中可以看到,赛事还设有不少防范机制。

比如,《办法》强调,创新大赛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此外,创新大赛还将设立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委员会、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异常行为名录等,用于保障赛事的公平。

从这些举措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更新后的创新大赛,更加科学合理,也明显强化了审核和惩罚机制。其中的用意也很明确,就是让赛事更经得起审视和考验,更能真实反映选手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更能真正贯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当然,限制年龄并不意味着就不鼓励15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探索。规则的变化,只是对过去功利导向的纠偏,目的是为了回归兴趣导向、自由探索的科学教育理念。

仔细想想,过去之所以那么多青少年在小小年纪就端出了炫人耳目的“成果”,其实是别有用意——为了升学、加分等。现在取消参赛资格,其实也是鼓励青少年从兴趣出发进行科学探索,并配合当前减负的大背景,降低赛事在升学、考核中的权重,引导青少年回归纯粹的学习,而非早早陷入揠苗助长的内卷之中。

就此去看,希望规则变化的用意能够真正被社会捕捉到:各种竞赛,终究只是一种激励和检验,人们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获奖而弄虚作假,这才是对科技创新最大的戕害。而无论是家长、学校、机构等,都应该从真正的教育、科学规律出发,逐步引导孩子不疾不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科学世界,享受科学探索带来的快乐。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杨利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