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心学典籍《传习录》学习感悟。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世上蠢人如出一辙,智者各有各的智慧。”不用去搜了,这是我的名言。
没有攻击谁的意思,毕竟谁没有蠢过呢?这不过是自己成长的感悟罢了。
蠢,应是一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经历过的一种状态吧。
当然,若您对这种说法感到不满,大可认为自己就是那万分之一,蠢人就我一个,你们开心就好。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两段话。
一段大家都很熟悉,说了多次了,是王阳明在明朝时对心学的概括: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几百年后,西方另一位智者,跟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写下另一段名言:
【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当然,蠢人也不是我说的,而是老子总结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里的下士,不就是在说蠢人么,只不过老子比较含蓄,我比较直接一点。大概因为自己在前半生的蠢里,体会到切肤之痛,希望用这种方式促进一下还沉迷其中的人。
听到智者的话,不但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任何触动,甚至可能还嘲笑他们没事找事,成天说些人听不懂的话,不知要干嘛。你说这不是蠢是啥?
这几位(当然也包括老子),作为各自领域开创性的人物,都有着不凡的建树。
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竭力为迷茫的世人点一盏明灯,寻找一种看清人生、探索生命的方法。
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心,方法就摆在那里,触手可及!
如果你愿意深入领悟,会发现从几千年前到几百年前,到现世,所有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要找到本心的天理,这是探索“道”;
荣格的心理分析、人格探索,也是在找“道”;
而老子、释迦、孔子、苏格拉底,在几千年前,也无不是在说这个。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那个智者们共同寻求的宇宙人生之真相。
人一旦触碰到这个本质,就意味着疗愈,哪来的离愁别恨?哪来的纷纷扰扰?哪来的恩恩怨怨?去他的!
哪还会再被各种情绪所牵绊和扰乱?
尽管过程中会有曲折、反复,但至少已经实现了从蠢到智的跃迁,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脱胎换骨,开始了新生。
是否选择与智者同频共振,只在你一个念头,一个决定。
眼睛累,就不多配图了,有智慧的朋友也不是来欣赏图片的。
更多精彩:
阳明心学:专涵养与务讲求,很多人理解有误
阳明主张亲亲,反对兼爱,这波我站墨子
阳明心学解读“吃播热”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信任自然可求真
真理不证自明(不变现象)无法证明(全称命题/可证伪),悖论诠释百年号称证明(全称命题)。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居然有人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还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当然都是缺德笑话。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可微可积,弯曲不均匀空间可积分吗?面积与面积等效吗?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是观测归纳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