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代、文化与人民在“非遗里的中国”交汇

传媒内参 2024-10-31 11:37:50

主编温静导读:《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用追本溯源的态度,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时间考验而不朽的文化内核,并将之转化为当下生活的养料和能量,在“时代”“文化”“生活”的三重语境下,以时代之“真”融入生活之“善”,传承文化之“美”,找寻时代、文化与人民的内容与价值交汇点,让观众看到了有血有肉、风骨凛然、气韵生动的“非遗里的中国”。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作者:安哲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作的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走进首都北京。节目用追本溯源的态度,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时间考验而不朽的文化内核,并将之转化为当下生活的养料和能量,在“时代”“文化”“生活”的三重语境下,以时代之“真”融入生活之“善”,传承文化之“美”,找寻时代、文化与人民的内容与价值交汇点,让观众看到了有血有肉、风骨凛然、气韵生动的“非遗里的中国”。

向广拓展

全方位解构非遗的深厚底蕴

为什么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依然能打动人心?

《非遗里的中国》在保持一以贯之的创作水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非遗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非遗在展现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呈现形式上,节目强化了对非遗的省份分期介绍、内涵阐释和当下解读,每期节目集中呈现当地几十项非遗项目,在非遗种类、呈现形式等方面向更广维度拓展,呈现古今视角的碰撞融合,实现非遗与当下的对照与升华。

不同于以往常见的对非遗更偏重于文化、技艺方面的直观呈现,《非遗里的中国》不仅以更为丰富多元的渠道,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帮助非遗走出枯燥的书本,更是重点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让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让观众在时代发展的创新浪潮中,看见非遗的价值和意义。

节目中,“深中通道”及“港珠澳大桥”所使用的桥梁钢技艺,与锦州锡雕有诸多相似之处,锦州锡雕中蕴含的智慧为桥梁钢技艺的创新提供了诸多灵感;传统篆刻的“冲刀法”“切刀法”,也为固体火药雕刻师提供了技术灵感,二者都在方寸之间展现了精准操作的技艺;而世界首款可适用于太空环境的手工掐丝珐琅航天女表,更是古老的景泰蓝技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的证明……这些内容不仅让观众关注并了解非遗的技艺原理,更懂得非遗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在非遗街区和非遗原生地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体验,《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不仅引领观众走进历史深处,更是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当下,让观众进一步感受非遗的温度——从微短剧的形式展示武鸣府城红糖的制作技艺,到“非遗街区”以融入生活的非遗产品打造一站式旅游打卡地,从运用“5G+4K/8K+AI”科技成果,综合使用高自由度视角扩展技术、超比例拍摄、超微距摄影等新兴技术手段,分解呈现非遗技艺的具体步骤,再到用创意无限的创新秀演,打造“生活里的非遗美学秀”……在节目中,对非遗的每一次呈现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体会中华非遗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多彩。

不难看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对非遗议题的呈现,不仅延续了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也对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同时,融入日常生活的讲述,去呈现非遗蕴含的美学价值,既走心、又应景。

向深扎根

在碰撞与交融中叩问传承内核

围绕“文化”语境下的非遗,其实是一种向深层面的扎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打开传递文化自信的新切口。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核心立意,展现非遗的历史底蕴、匠心传承、民族韵味、中国智慧、东方美学;呈现非遗在新时代如何迸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得到“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飞速发展。

在解读非遗基因的过程中,节目有意识地融入创新精神和开放胸怀,结合各地文化特色,用非遗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轴线上,琉璃瓦搭建而成的飞檐式屋顶是中华民族最骄傲的建筑成就,见证了北京的建都历史,观众也在“成大型而不开裂,经百年而不褪色”的琉璃中看到了优质严谨的首都气韵;中西服饰元素融合的旗袍,展现着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与海派文化的包容;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都桂花糕、新繁棕编、赖汤圆、钟水饺、郫县豆瓣等成都非遗名小吃,和遍布街头的采耳技艺,都能使人感受到四川的安逸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过程中,向生活深扎,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感受非遗律动、捕捉真情实感。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从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出发,讲述对非遗技艺的热爱与理解,通过探讨非遗在文化交流、现代创新中的桥梁和融合共生作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生动实践。

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王晓华,40年来始终秉持着“千万毛中拣一毫”的精工细作的初心,将光彩赋予器物;“李氏民间掐褶纸”的第四代传承人李雪能在小作品中的褶最小做到0.2毫米,在她看来这不是技术的极限,是人类双手的极限;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不忍心看到600年历史的牙舟陶“衰落”,在外务工十余年后返乡创业,走上了牙舟陶艺的“守艺”之路。

这些非遗传承人的经历,与社会发展方向以及新时代所推崇的价值导向高度一致,这些典型人物的选择也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审美的表达,点明了节目的创作初心,即站在中华文化的肩膀上体味真善美,激发人们从“认识”到“传承”再到“创造”的使命感。

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和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仅让传统非遗更具故事性和生命力,增强了新时代非遗的内涵和感染力,也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

向远延伸

弘扬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代年轻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载体,《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挖掘非遗之美的同时,也不断创新非遗的传播方式,以非遗给人民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为观众提供丰富且独特的审美体验,让人民在非遗里领略快乐、开阔视野、提升境界,获得精神的滋养,增强精神的力量,实现精神的共富。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大胆创新节目场景,在古琴秀演《弦韵心曲》的婀娜舞姿中,将龙泉深厚底蕴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秀山丽水融为一体,拉升了观众对龙泉的向往;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秀演《剑魂侠影》再现了龙泉宝剑历经千锤百炼、火光四溅的景象,龙泉剑舞也彰显了一份侠骨柔情,和世代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传承;广西烟火秀在打铁花的极致浪漫中,与观众共赴一场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赓续不绝的文化魅力。

在不断丰富视听文艺形态和内容呈现的同时,节目还与地方文旅充分结合,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地域,在结合《非遗里的中国》这一IP后踏上出圈之路。

《非遗中的中国》江西篇走进龙虎山景区,带动古越水街和上清古镇成为新“网红打卡地”和热门旅游目的地,该景区在国庆假期期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8.6%,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更加显著。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播出期间6次登上微博核心热榜,仅8月份全县累计接待游客已达57.18万人次,同比增长23.3%;国庆期间台江县举办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国庆七天乐·非遗游园会”等活动,更是人流如炽,游客打卡“村BA”、民族团结广场、非遗展览馆、红阳村等拍摄地点,体验非遗技艺,全县接待游客19.79万人次,同比增长54.41%,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60%,有效推动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广西首丝海港、浙江荻港古镇、重庆大足石刻、四川锦门、北京门头沟金隅琉璃文创园等一个个非遗诞生地、创新秀演打造地和节目录制场景,都成为了旅游爱好者的新选择。

此外,非遗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的不断出现,也在全国掀起了“非遗热”,这也为节目的创新扩展了更加丰富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的当下,《非遗里的中国》既能立足于传统非遗的深厚土壤,以追本溯源的创作姿态探寻文明的根源;又善于借古开今,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进而为文化节目的创新和突围打开新思路。在不断创新升级中,节目不仅一直紧跟广大受众价值观念和审美层次变化的脚步,也始终秉持着文艺创作的大格局,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共享、共情、共鸣中获得文化滋养和审美愉悦。

0 阅读:0

传媒内参

简介:速递行业信息,对接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