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双独生子女家庭,在照顾老人的问题上,的确会有压力。这种压力倒并不一定是指经济方面,更多的是指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人也都有退休工资,一般经济上问题都不是很大。
除非是那种得了特殊大病的,在经济上会陷入麻烦,一般普通的小毛小病都能承受的。只是一对小夫妻要工作,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如果赶上老人生病的话,那就顾不过来了。
虽说有钱可以雇人,但雇的人毕竟不是自己人,不能让人放心的。那种护工虐待老人,保姆伤害雇主家的事,新闻上经常会出现。所以即使雇了人,自己人也还得要去监督和管理,否则还是不能把事情办好的。
其实,对于双独生子女家庭,如果双方家长可以互助的话,那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如果老人生病了,或者有什么事了,亲家之间互相帮助,就可以减轻小辈的压力。
02
陆恩琪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老公家还是在外地的。当年,老公是在这座城市里读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为了陆恩琪,留在了这座城市里。
所以陆恩琪一直很感激老公,也很感激公婆,要不是有他们的支持,她怎么能留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呢?其实,公婆也是舍不得儿子的,并不想和儿子相距一千多公里,但谁让儿子爱上了陆恩琪呢?
公婆为了成全儿子和儿媳,就尊重儿子的选择,帮助儿子和儿媳成了家。婚后,陆恩琪和老公住在父母家隔壁的小区里,父母有事时,他们总是马上就能赶到父母家。但公婆有事的话,他们就没办法马上赶到了。
好在公婆也没什么事,陆恩琪嫁到婆家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公婆一次都没有麻烦儿子儿媳什么。每年到年底时,陆恩琪和老公会去公婆家,陪着公婆一起过年,公婆就很高兴。
03
因为陆恩琪和婆婆一年到头难得见面,所以婆媳关系一直很好。每次见面,婆婆总是把陆恩琪当女儿一样疼爱,陆恩琪也很尊敬和孝顺婆婆。
后来,公婆家的房子要拆迁了,陆恩琪和老公工作很忙,没法回老家去。婆婆就专程坐了高铁,赶到儿子家来,想跟儿子和儿媳当面商量。公公因为老家有事,就留在老家,没有赶过来。
婆婆来的前几天,陆恩琪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身体也不好,没法去医院照顾母亲,陆恩琪和老公就只好给母亲请了护工。夫妻俩在下班的时候,再轮流去医院,另一个负责在家照顾孩子。
婆婆来的那天,是陆恩琪开车去车站接婆婆的,婆婆还带了一些老家的特产。到家后,陆恩琪打电话去医院,告诉老公婆婆已经接到家了。
04
陆恩琪和老公没说上几句话,老公那头就换成母亲说话了。母亲在电话里抱怨,说那个护工不行,做事一点也不仔细,不给她擦身,不帮她洗脸,喂她吃粥时,粥很烫……
母亲絮絮叨叨说着,陆恩琪听得头都大了。母亲才住院几天,这已经是她为母亲找的第三个护工了,母亲怎么这么挑剔?但母亲说不是自己挑剔,是护工不好。
陆恩琪也不去跟母亲争了,自己工作了一天,还去接了孩子和婆婆,她真的很累了。她敷衍了母亲一番后,就挂断了电话,然后一边准备做饭,一边安排婆婆睡觉的房间。
婆婆听了儿媳跟亲家母的电话,心里暗暗想儿子和儿媳也很不容易。所以,第二天她跑到医院去做护工了,专门照顾亲家母。婆婆是个很细心的人,为人又和善,由她照顾亲家母,亲家母自然求之不得了。
05
陆恩琪下班后去医院,看到婆婆在照顾自己母亲时,她又惊讶又感动!婆婆说,既然让她赶上了亲家母生病住院,那她就服侍到亲家母出院后再回老家去。这下,算是解决了陆恩琪和老公的一个大难题,陆恩琪又一次非常感激婆婆。
后来,老公和陆恩琪决定,让公婆拆迁时拿拆迁款,不要拿房子了。然后,拿了拆迁款到儿子家这边来买一套房子,离儿子家住得近一些。公婆年纪大了,接下去也需要儿子儿媳照顾的,住得近一些就方便点。
公婆和亲家都很赞成这主意,他们说亲家之间住得近,以后就可以互相照顾,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后来,公婆拿到拆迁款后,就在亲家所在的那个小区里买了一套房子,一大家人终于可以互相照应了。
父母年纪大了,肯定是需要子女照顾的,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住得近一些比较方便。子女要工作,要抚养孩子,还要照顾老人,的确很不容易,所以父母也要多体谅子女,子女也要孝顺父母。
亲家之间互相帮助,这也是在为小辈减轻负担,小辈就可以安心工作。两家人家既然有缘结成了亲家,那就应该要互相体谅和帮助,这样小夫妻才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