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春日即事 其一 清 · 袁枚
一采芙蓉病半年,芒鞋初试雨花天。
谁将漆叶青粘饭,赠与樊阿作地仙。
袁枚的《七绝·春日即事 其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韵味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袁枚通过描绘自己病愈后初试芒鞋,漫步于雨花天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通过“谁将漆叶青粘饭,赠与樊阿作地仙”的描写,袁枚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养生之道,体现了他的生活哲学。
首句“一采芙蓉病半年”,袁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篇,点明自己因采摘芙蓉而病倒,缠绵病榻长达半年之久。这种直白的叙述方式,不仅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也让人对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有了直观的了解。
次句“芒鞋初试雨花天”,诗人病愈后,第一次穿着芒鞋,漫步在雨花天中。这里的“芒鞋”和“雨花天”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芒鞋代表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而雨花天则象征着清新、湿润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谁将漆叶青粘饭,赠与樊阿作地仙”,则是一种养生之道的寓言。据《神仙传》记载,东汉时有一个人叫樊阿,他跟随华佗学医,华佗传给他一套养生之术,即服用漆叶青粘散,可以长寿至二百岁。这里,袁枚借用这一典故,似乎在告诉人们,养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找对方法,便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七绝.春日即事 其二 清 · 袁枚
樵青婢子仆鱼童,书库池西粟廪东。
四面春兰半帘雨,一琴横放坐当中。
首句“樵青婢子仆鱼童”,诗人提及了自己的几个仆人:樵青、婢子和鱼童。这些仆人各司其职,分别负责砍柴、家务和养鱼等事务,使得诗人的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里的“樵青”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诗中写作者酒醉后,在友人的扶持下回家休息,而樵青(打柴的仆人)则仍在劳作。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点明了自己的仆人身份,又增添了几分雅趣。
次句“书库池西粟廪东”,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书库位于池塘的西边,粮仓则在东边。这样的布局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生活的重视,也展现了他生活的井然有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在书海中,也可以在闲暇之余欣赏池塘的美景,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四面春兰半帘雨,一琴横放坐当中”,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坐在书房中,四周摆放着盛开的春兰,窗外是淅淅沥沥的春雨,半卷的窗帘随风轻拂。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横放着一把古琴,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春兰”和“半帘雨”都是富有诗意的意象,它们与“一琴横放”的诗人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动人的画面。
七绝.春日即事 其三 清 · 袁枚
梦雨迷离两鬓斜,莺啼红日上窗纱。
客来知道先生睡,代向春山扫落花。
袁枚的《七绝·春日即事 其三》以清新的笔触和别致的构思,描绘了春日里一个闲适而宁静的生活场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梦雨迷离两鬓斜”,诗人以“梦雨”作为开篇,既点明了春日细雨的特点,又暗含了梦境般的迷离感。而“两鬓斜”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熟睡而头发散乱的样子,给人一种慵懒而舒适的感觉。
次句“莺啼红日上窗纱”,诗人以“莺啼”和“红日”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莺鸟的啼叫声清脆悦耳,红日的温暖光芒透过窗纱洒落进来,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后两句“客来知道先生睡,代向春山扫落花”,则是这首诗的妙笔所在。诗人设想了一个有趣的场景:有客人来访,得知诗人正在熟睡,于是客人并没有打扰他,而是代替他去春山里清扫落花。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客人的善解人意,又体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客人的想象中,清扫落花仿佛是在为诗人营造一个更加清幽雅致的春日环境。
七绝.春日即事 其四 清 · 袁枚
不伐樱桃学姓萧,不教修竹劾芭蕉。
生憎栖凤梧桐树,最晚迎春最早凋。
首句“不伐樱桃学姓萧”,诗人以樱桃树自喻,表明自己不愿像砍伐樱桃树那样去伤害他人,而是选择像萧姓人士一样保持平和、宽容的态度。这里,樱桃和萧姓成为诗人表达个人品性的象征。
次句“不教修竹劾芭蕉”,诗人继续以植物为喻,表达自己不愿教唆修竹去指责芭蕉的意思。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共同展现了诗人宽容、平和的处世哲学。
后两句“生憎栖凤梧桐树,最晚迎春最早凋”,诗人突然笔锋一转,开始描绘梧桐树。他表达了对梧桐树的厌恶之情,原因是梧桐树虽然能够吸引凤凰栖息,但却在春天最晚开花,最早凋零。这里,梧桐树成为了诗人批判的对象,其最晚迎春、最早凋零的特点被用来象征那些缺乏坚持和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