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当天,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2要做,3要看”,平安迎新年

郝郝睡文化 2024-12-15 15:56:46

即将到来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冬至,它的测定历史可追溯至商朝,甚至更早的西周时期,历经千年,其日期始终如一。这个独特的节气,便是冬至。

在缺乏先进天文设备与大数据支持的古代,我们的先人仅凭“昼参日影,夜考极星”这八个字,便精准地推算出了节气。他们白日里测量太阳高度与日影长度,夜晚则仰望星空,观察星象变化。终于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他们确定了冬至的大致日期,使之成为我国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

两个冬至之间的间隔,象征着岁月的轮回。冬至的确定,使得人们能够编制历法,合理安排种植、耕作、收获与储藏等农事活动,在两个冬至之间井然有序。随后,整个二十四节气体系得以完善,并被纳入干支历法,让祖先们能在每个节气间有条不紊地开展农活,精准把握农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从此步入了“农耕时代的时间坐标”。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古人眼中的“除旧迎新”的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地位堪比现今的春节。

冬至之日,无论多忙碌,都有“一要吃,二要做,三要看”的传统,寓意着平安迎接新年的到来。那么,这些习俗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一揭晓。

一、冬至“一要吃”

冬至佳节,美食自然不可或缺。人们会品尝姜饭、水饺、汤圆、豆腐、羊肉汤、年糕等佳肴,还会举办宴席、祭祖等活动。古时,冬至如同春节,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归家与家人共度“冬节”,祭拜祖先。

即便家境贫寒,父母也会备下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围坐一起,共享团圆饭,期盼新年的到来。关于冬至美食,民间有顺口溜道:“冬至食鱼健康富,饺子满盘财源广。汤圆吃饱喜事来,丸子吉祥平安长。豆腐如意春来早,年糕步步高升旺。”

二、冬至“二要做”

俗语云:“冬至大如年,过年不缺钱。”在古代,冬至被视为一年的开始。例如,周代将农历十一月视为正月,冬至便是新年的起始。冬至这天,百姓则在家中祭拜长辈,与现今的拜年习俗颇为相似。

因此,冬至这天需早起,享用饺子或汤圆,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此外,冬至还需祭祀祖先,这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家庭幸福的祈愿。

三、冬至“三要看”

从立冬到小雪,再到大雪与冬至,节气由“全阴”转为“一阳生”。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交替之时,是预测一年晴雨与冬季冷暖的最佳时机,也是“数九寒天”的开端。

因此,在古代冬至这天,除了“除旧迎新”外,人们还会登高望远,观察天气,期盼看到吉祥的黄云,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若冬至这天刮大风、打雷或天气过于温暖,都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影响来年的收成。

冬至将至,提醒大家铭记这“三件事”,以确保平安顺利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0 阅读:2
郝郝睡文化

郝郝睡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