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12月即将过半,全国大部分城市已进入冬季,一直以来,冬至日也被称为是数九的第一天,因此有些地区也将冬至称为“数九”,只是,关于冬至的其他名称,大家还知道多少呢,下面就来说说冬至又叫什么节。
冬至又叫什么节
冬至又叫冬节、长至节。冬节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节气加节日而出现的俗称,兼具自然和人文两个内涵。而长至节则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的别称,过了夏至日,我国白昼渐短,到了冬至达到极点,而后白昼渐长,因此冬至别称“长至”。除此之外,冬至也叫南至、亚岁等。
冬至的由来
相传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与此同时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而殷周时期,则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美食风俗
南方吃汤圆
一直以来,民间就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特别在江南地区,冬至吃汤圆是十分盛行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 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北方吃饺子
常言道“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地区节日里普遍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此外,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主要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耳朵就不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