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姨本应在悠然的晚年时光中,尽享闲适与宁静,却因儿子儿媳有了孩子,不得不拖着孱弱的身躯,来到他们家中帮忙照看。
周姨向来有着洁癖,凡事都追求干净整洁,一丝不苟。而儿媳呢,如同当下众多的年轻人一般,对家务之事常常是视而不见,除非堆积如山、忍无可忍之时,才会不情愿地动手收拾一番,因而婆媳俩在相处中总有些小摩擦。
某个寻常的日子,一家人用餐完毕,周姨如往常般默默走向厨房去洗碗。儿媳踱步过来,瞧了一眼说道:“妈,您这碗洗得不太干净呀,上面还沾着油花呢。”
周姨一脸疲惫,声音略带沙哑地回应:“我累了一整天,眼睛也有些花了,真的是尽力了。”
儿媳皱了皱眉头,面露不满地说:“那可不行,这样的碗用起来多不卫生啊。”
周姨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那要不你来洗?”
儿媳却二话不说转身离开,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我上班也累得很呐。”
有一回,周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完地,儿媳下班回家,一进门便瞧见地上的水渍,当即嚷了起来:“妈,这地怎么还有这么多水印呀?这样一不小心走路都会摔跤。”
周姨直起劳累而酸痛的腰,略带不满地回道:“打开门让风吹一吹就干了,哪来这么多要求?也没见你自己拖过地。”
儿媳却提高了声调:“我这不是担心您老人家腿脚不利索不小心摔到嘛!。”
还有一次,周姨满心欢喜地给孩子亲手做了几件衣服。
儿媳看到后,却满脸嫌弃地说道:“妈,这衣服的款式也太老土了,如今哪还有孩子穿这样的。”
周姨轻轻叹气,解释道:“我是想着亲手做的穿着更舒服一些。”
儿媳却毫不留情地反驳:“您这观念早就过时啦。”
然而,生活中也并非全是矛盾与冲突,亦有温馨感人的时刻。
记得有一次,周姨不小心染上了风寒,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儿媳下班回来,一看到周姨那憔悴的模样,立马关切地询问:“妈,您感觉怎么样?难受不难受?要不咱们去医院瞧瞧?”说完,儿媳便忙着给周姨熬了热乎乎的粥,还一再叮嘱周姨要好好休息。
还有周姨生日那天,儿媳提前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虽说礼物并非价值连城,但那份心意着实难得。儿媳还当着众人的面,诚挚地说了好些感谢周姨帮忙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话语,让周姨感动不已。
周姨的儿子为了增进母亲与媳妇两人的关系,也做了不少事。
他会经常找机会,带着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
游玩的时候,儿子总是细心地照顾着周姨和媳妇的感受,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大家在欢笑中忘却那些不快和矛盾。
他还会在特殊的日子,比如母亲节、周姨的生日,精心策划家庭聚会。在聚会上,儿子会让媳妇给周姨准备一份小礼物,而他也会引导着周姨对儿媳表达感谢和关心。
平日里,儿子会在下班后主动承担一些家务,然后拉着儿媳一起帮忙,借机让儿媳体会周姨的辛苦。
有一次,儿子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婆媳谈心活动。他提前和媳妇沟通好,让她和周姨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期望。
在这个过程中,儿媳也逐渐理解了周姨的一些习惯和付出,而周姨也试着去接受儿媳的一些观念和做法。
渐渐地,周姨和儿媳之间有了更多的温馨互动。
有一天,周姨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晚餐,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儿媳听到周姨的惊呼,连忙跑过来,紧张地查看周姨的伤口,然后小心翼翼地为周姨包扎,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妈,您以后可要小心点。”
那一刻,周姨心里暖暖的。
还有一次,儿媳下班回来,看到周姨在织毛衣,她好奇地凑过来,说:“妈,您教教我呗。”
于是,婆媳俩坐在一起,周姨手把手地教儿媳织毛衣,笑声在房间里回荡。
一次周姨感冒了,身体很不舒服,儿媳主动给周姨煮了姜茶,端到周姨的床前,轻声说:“妈,您喝点姜茶,发发汗会好得快些。”
在儿子的努力下,周姨和儿媳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些小摩擦,但周姨和儿媳都在努力互相理解和包容。
周姨知道,儿子为了这个家的和谐,付出了很多心血。周姨也希望自己能和儿媳相处得越来越好,让儿子不再为她们的关系担忧,让这个家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幸福。
全文完。
文:丹丹故事屋
讲个故事给你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