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东汉五凤铜熏炉

文字绘者青青 2025-03-10 04:59:45

(东汉五凤铜熏炉 藏于河南博物院)

中国熏香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先民就开始制作陶熏炉,用熏香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以及祭祀神灵等等。

到了汉代,熏香之风蔚为大观。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熏炉,主要是陶质和铜质。铜质熏炉一般为上层贵族所有。

这件五凤铜熏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比较少见的仿生型熏炉。如前所述汉代铜熏炉不少,但多是豆式熏炉,也就是下面高足、上面承器。而这件铜熏炉则是一只凤鸟造型,非常特别。

先插一句,这鸟到底是“凤鸟”还是“朱雀”,其实很有争议,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进行讨论,只是根据博物馆标识称为“凤鸟”。

图片来自网络

凤鸟高近20厘米,双足站立于底部圆盘之上,头顶高冠,口衔圆珠,昂首挺胸,展翅翘尾,姿态矫健,气宇轩昂。它的胸前、双翅和尾部各站立着一只小凤鸟,一共有五凤,故得名“五凤铜熏炉”。

大凤鸟腹部圆鼓中空,为放置香料之处。背部为盖,以中脊分为左右两半,可向上打开,并且有镂空弧形孔,香气可由此袅袅而出。

图片来自网络

翅膀展开于身侧,前曲后直,翅尖向外,饰数条镂空线纹。

尾巴上翘于身后,边缘为波浪形,顶端上凸,饰两排对称的镂空逗号纹。

从工艺上来看,背盖的两部分和两边的翅膀是连在一起的,与腹部以穿钉连接。

可以看到腹部两侧有突出的长方体,正是穿钉所过之处。

图片来自网络

整个身体还饰有精细的阴线刻纹,表现了凤鸟的眼睛、鳞羽等等,十分细腻传神。

相比而言,四只小凤鸟没有这么精细,只是铸出了大致形体,不过仍能感受到小鸟的憨态。

小凤鸟高3厘米左右,分布在妈妈的前后左右,既是妈妈的小宝贝,又是妈妈的保护神。

底盘直径21.5厘米、高2厘米,平底折沿。可别小看了这平淡无奇的圆盘啊,很多汉代铜熏炉都少不了它。

圆盘一方面扩大了底部接触面,起到了稳固熏炉的作用。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也避免了头重脚轻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圆盘中可加水,给熏炉降温,给空气增湿。此外,还可盛接操作时可能落下的香料灰烬。

图片来自网络

这件文物时间是东汉,出土于河南省焦作市嘉禾屯窖藏,藏于河南博物院。

0 阅读:1
文字绘者青青

文字绘者青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