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小时候看书,每当看到兄弟闹翻,不照顾父母的情节,就愤愤不平。
长大之后,也期待大家和睦,一起建设家园。
直到自己的父母很老了,也需要兄弟姐妹给赡养费了,才发现曾经的我太天真了。
自己人,往往是伤害你最深的人,并且让你随时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当父母过世之后,兄弟姐妹渐行渐远,直到形同陌路,是必然的结果。
01
关于旧账:提一次,吵一次。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习惯用“往事如烟”之类的词语。
但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往事却一幕幕,很少如烟尘一样消散。
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就因为如何赡养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得到父母好处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赡养父母是大家的事情;没有得到好处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少管。
和我同村的一个伯母,长期给小儿子带娃。
伯母走不动的时候,就会到老家。老家有大儿子在,也就顺理成章,日常的问题,都要大儿子来处理。
大儿子为此常常打电话,数落小儿子:“妈给你带娃,走不动了就扔给我,什么道理?”
小儿子不甘示弱:“老家的财产,都给你了,妈给我带娃,又算得了什么?”
伯父伯母过世后,这两兄弟是不会交往了。他们任何时候见面,都是吵架。
从大儿子的口气来分析:“还不如断交,省得气坏自己。”
家庭利益分配,这是永远不能平衡的事情。就算父母给孩子一人一套房子,一笔钱,还是不会让儿女满意,毕竟平日谁总能多得一点点小东西。
在我的老家,有句骂人的话:“你眼浅。”
也就是说,兄弟姐妹的眼睛,只是盯着对方的利益,而不是盯着自己的利益。
没有人愿意,总是去和“吵架的人”见面吧,就是逢年过节聚餐,都显得多余了。
就是你不翻旧账,不吵架,但是其他的兄弟姐妹要和你闹起来,你总得回应几句吧。一开口,就没有赢家。
太多的人,都是要入土为安了,还在斤斤计较。也交代自己的儿女,千万不要认你的姑姑、叔叔、舅舅等,把血脉关系,彻底撕破了。
02
关于距离:你一城,我一城。
当然,珍惜血脉的人,也不在少数。
父母过世之后,大家在过节的时候,邀约到谁家一起聚餐。
过年,也驱车去走访兄弟姐妹,还带上礼物。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漂泊的日子。
年轻的时候,自己去打工,去了遥远的城市;人老了,儿女外出混,自己只能随迁。长期在老家的人,非常少。
当然,也有很多女人,选择了远嫁。父母还在的时候,都很少回娘家,这父母不在了,几乎就是“没有关系”了
空间的距离,加上自己也一把年纪了,这兄弟姐妹的走动,自然就不方便了。
我的四舅舅,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县城开小店,小儿子在省里的某化工厂,二儿子在东莞。兄弟三人找的对象,有四川的、西安的、湖南的。
过年,要聚拢一起,吃顿饭,都难于上青天。
二儿子在过年的时候,去了娘家。然后驱车两天,才赶到老家。这其中的苦,吃了几次,然后就不想继续了。
这往后看,“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兄弟姐妹长期不交往,偶尔在微信里扯几句,就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就是谁家有喜事,那也是通过网络,发一个红包,然后说一句祝福。最后,只能说“抱歉,来不了”。
遥不可及的距离,成为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那么大家散了,也就算了。隔代的关系,那就更不要指望了。
03
关于年龄:见一面,少一面。
自媒体人“三碗牛”,说了自己陪伴老母亲回娘家的场景。
母亲八十岁了,行动不便,靠儿女陪伴才能去娘家。外公外婆早已过世。
到了娘家,和几个舅舅打招呼。老表有好几个,但是都显得陌生。
母亲和舅舅一起去扫墓。
从墓地回来,母亲一直哭泣。
母亲和舅舅也有说不完的话,但总是要分别的。
之后的一年里,母亲多次生病,然后过世了。这兄弟姐妹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从家庭发展来说,老父母走了,那么兄弟姐妹也不会很年轻,多半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再往后,大家都七老八十了,能够相聚吗?每次相聚都要儿孙陪伴,难度很大。
生离死别是不可回避的。就是有一个人卧病在床,也把相聚的愿望,弄丢了。
总要在某一天,和兄弟姐妹说再见,然后是再也不见。谁都伤感,谁都无能为力。
04
兄弟姐妹渐行渐远,是必然的结局,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珍惜”。
在父母过世之后,调整大家庭的经营模式,血脉之情,还能够久远一些。
其一,选择一位大家长,最好是长兄为父,长嫂如母。以后聚会,还有人召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
其二,借用网络,大家平时多联系,不要生分了。随时知道兄弟姐妹在干嘛,有什么需求,那总是能帮一把。不要一定有事情了,才想起谁。而是平时把感情基础变得扎实。
其三,学会放宽心,每个人都靠自己发展,而不是盯着大家庭里的那点东西。没有了仇怨,在一起喝酒聊天,才会有温度。
人就是一辈子,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是最亲的人,只要珍惜了,往后余生,少一些遗憾。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