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结尾出现一位大反派,不仅杀了虚竹,逼退段誉,还霸占了梦姑

耳东品文史 2025-03-30 00:07:35

自1955年创作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之后,金庸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又接连创作出共计十五部作品,这些作品让他踏上了武侠小说界的武林之巅。

而金庸有几部作品却十分特殊,笔者所指即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这三部曲的剧情环环相扣,宛如史诗一般,也正因为有了这三部曲的先例,金庸没写一部《天龙续集》就不太合理了。

《天龙八部》的故事其实也值得展开细说,书中还有不少坑没填,甚至顺着剧情往下写,也大有文章可作,金庸为何要让故事戛然而止?

(虚竹、梦姑剧照)

莫不是后天龙时代的故事难以让读者满意?

而读者不满意的理由或许并非“不精彩”,而是“过于悲剧”。

一、戛然而止的故事

《天龙八部》末尾,辽帝挥兵南下,萧峰、段誉、虚竹三兄弟则率领群雄与之对抗,而这场大战最终是在三兄弟擒下辽帝后画上句号。

辽帝答应萧峰的请求,选择撤军,并且承诺有生之年不再南下,故事若在此时画上句号,那也算是皆大欢喜,可金庸却让萧峰在此时自戕,只留下段誉、虚竹不知所措。

不过这也证明了一件事,这不是属于萧峰一个人的故事,既然段誉和虚竹尚在人间,那他们余生的故事就可以展开细说,并且也确实有值得展开的地方。

(萧峰、阿紫剧照)

比如金庸提到后来虚竹代替萧峰收了一位丐帮少年为徒,他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了那少年,灵鹫宫与丐帮也从此成了兄弟门派。

可接下来几十年的故事金庸却避而不谈,直至《射雕英雄传》故事开篇,武林中已经不见灵鹫宫或逍遥派的存在。

别说金庸先写的《射雕》,后写的《天龙》,新修版中早已不存在这个问题。

比如新修版《射雕》第二十七回中,黄蓉就提到过乔峰的事迹:“想当年丐帮乔峰乔帮主在聚贤庄独战群雄,又以降龙二十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众魔头望风远遁,雁门关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为盟,不敢南侵,真是何等英雄。”

所以世界观早已统一,那虚竹本该客观存在于《射雕》的世界里,他哪去了?灵鹫宫又为何灭亡?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反派的崛起。

二、反派崛起

正如前文所言,若故事只发展到主角三兄弟逼迫辽帝退兵就结束的话,后续的剧情不再展开,也说得过去,可金庸偏偏又埋了伏笔。

萧峰、虚竹、段誉平息宋辽纷争之后,本该成为世人眼中的英雄,但事实是如此吗?

不,至少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那人就是当时的大宋皇帝赵煦,也就是宋哲宗。

(虚竹剧照)

书中只道:“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修下捷表,快马送到汴梁,说道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幸陛下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格毙辽国统军元帅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辽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自宰相以至枢密使、指挥使以下,均各加官晋爵。赵煦自觉英明神武,远迈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那英雄人物萧峰在他看来就是个契丹贼人,死不足惜,至于与萧峰称兄道弟的段誉和虚竹,自然也难免被他视为贼人。

而后来的剧情,多半就会围绕大宋皇帝与武林群雄之间的矛盾展开。

如此一来,段誉和虚竹的结局多半就是悲剧了,虚竹难逃一死,而段誉则只能被迫出家。

当然,宋哲宗本人是不会亲自下场的,而《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一位宋朝大将却有这个能力。

三、无奈的结局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就提到过韩世忠这位将军,说宋哲宗和韩世忠是“反派”,自然是站在虚竹和段誉的立场来看,他们谈不上是“恶人”,仅仅只是“反派”。

(宋帝剧照)

那铁掌帮前任帮主上官剑南就是韩世忠的部下,等于说韩世忠这个人物是客观存在于金庸武侠世界观里的,既然如此,那他就必然会与虚竹有一战。

《宋史》中就有记载韩世忠斩杀一位西夏驸马的描述:“至银州,夏人婴城自固,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既而以重兵次蒿平岭,世忠率精锐鏖战,解去。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珠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问俘者,曰:‘监军驸马兀〈口移〉也。’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若这位被韩世忠杀死的西夏驸马就是虚竹,而梦姑也随之被他掳走,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因为金庸在新修版中还特意强调了段誉的结局。

说是:“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韩世忠剧照)

注意金庸的措辞,他提到了“据大理国史籍记载”的字眼,说明他是刻意让书中那些有历史原型的角色的命运回归其历史原型本身,否则以段誉的人设,他向来都是一副恋爱脑,又如何会遁入空门?

只有一种解释,虚竹被大宋皇帝下令捕杀的消息传到了他这里,可他大理只是弹丸小国,他无力为兄长报仇,于是只能选择逃避现实,继而遁入空门,也就说得通了。

显然,这样的故事过于悲剧了,金庸没将这段剧情说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 阅读:220
耳东品文史

耳东品文史

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