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的精妙之处:毛主席巧打时间差,造就了军事上的杰作

史说新域 2024-07-10 20:45:18

很多人都知道平津战役是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挥的,但实际上,毛泽东才是这场大戏真正的总导演,正是由于他巧打时间差,造了这个军事上的杰作。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告捷,淮海战役鏖战正酣。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面临着我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联合打击的威胁,已成惊弓之鸟。

然而,这只惊弓之鸟对于是撤是守?是南逃还是西窜?尚举棋不定。

傅作义考虑到华北战场我军目前只有20多万人(实际上是30多万),而他的人马有55万之众,占有兵力对比上的优势。他又估计我东北野战军至少需要三个月的休整以后,才能入关作战,在这段时间内尚能应付自保,而且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首先将我华北部队消灭掉,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我东北野战军。

因此,傅作义采取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局变化”的方针。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毛泽东作为我军最高统帅,却巧妙地打了一个时间差,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立即结束休整,提前隐蔽入关。

这样一来,华北战场的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剧变,我军已集中了100万大军的兵力,对敌人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而这百万大军又以神速的行动,出敌不意地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地区守敌的分割包围,造成了我军可以从容不迫将傅作义集团逐一消灭的有利态势。

另外,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尚未到达平津战场之前,为了在西线集中兵力,同时为了掩护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毛泽东将当时已在华北战场上的兵力全部集中使用在西线,特别是将东野先遣兵团从东线调至西线。

这是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妙招!正是这一招,使得我军在西线的兵力形成了优势,并以这优势的兵力,将西线之敌分割包围开来。

正是由于毛泽东巧妙地利用“时间差”,集中了兵力,形成了优势,所以平津战役的战场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

这个战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一贯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思想。

集中兵力,以多胜少,是历代兵家公认的通则。原理很简单:“无兵不成势,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

但真正要做到集中兵力,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毛泽东就经常谈到一点:“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

集中兵力之所以“难”,其一就是难在把握集中兵力的时机上。只有在需要的时节,集中优势的兵力,才能形成有利的态势。善于造势者,常常注重时间因素,谋求和造成切时之宜势。

换句话说、集中兵力造势要形成在“节骨眼”上,要不早不晚。拿平津战役来说,将东野先遣兵团从东线调至西线的时机就极其重要,早了就暴露了,晚了就派不上用场。

集中兵力之所以“难”,其二就是难在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上。集中与分散是一对矛盾容易被敌人吃掉,有时,分散是必要的;但有时:兵力过于分散,则,而此时,只有善于将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才能形成优势,而立于我不败之势。

而毛泽东把平津战役中兵力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最终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战”的效果,成为他在军事上的一大杰作。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毛泽东兵法》(中共党史出版社)、《平津战役》(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1 阅读:279

史说新域

简介:分享尘封史事中那些有温度、有趣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