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有点眼熟?球迷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赢球了,短暂的喜悦,输球了,熟悉的绝望。
伊万科维奇,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多少有点让人五味杂陈。你说他没努力吧,那也不客观。又是考察年轻球员,又是尝试新阵型,至少表面功夫是做足了。可问题是,结果摆在那里:三连败,出线希望渺茫。就好像你辛辛苦苦攒了个首付,结果房价又涨了一波,那种无力感,懂的都懂。人民日报都发话了,用“哪吒”到“我是如此相信”来形容球迷心态的转变。这歌单的变化,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一开始,大家还想着“我命由我不由天”,到后来,只能寄希望于“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这种转变,听着就让人心疼。
伊万教练的问题在哪?他自己也说了,60%的国脚在中超联赛初期没打上主力,状态不行。这话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仔细一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国家队集训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是为了让球员保持联赛状态?调整球员状态,难道不应该是国家队教练组的责任吗?这就像你去餐厅吃饭,厨师跟你抱怨食材不好。食材不好你可以换啊,或者想办法把现有食材做出特色。总不能把锅甩给供货商吧?更让人费解的是他的战术安排。442菱形站位,单后腰,这真的适合现在的吗?
球迷们都忍不住要问一句:咱们队里,谁能真正胜任单后腰这个位置?王上源?黄政宇?他们被对手遛得团团转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呢。韦世豪打前腰,谢文能踢左路,林良铭改打前锋…这排兵布阵,怎么看都像是在玩“田忌赛马”。可问题是,咱们的马,本来就不是什么千里马啊!这样瞎折腾,真的能赢吗?有人说,伊万教练之前启用年轻球员,赢得了球迷的支持。这话没错,但现在呢?他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气,败得差不多了。
归化球员塞鸟、王钰栋,明明在队里,却得不到重用。这就像你买了一台顶配的电脑,结果只用来打字,浪费啊!的问题,当然不能全怪伊万教练一个人。足球反腐风暴之后,中球确实需要硬起来。但硬起来,不是靠喊口号,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努力。球员在场上踢得那么挣扎,疲于奔命,这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张玉宁一个人在前场孤立无援,高准翼长时间一防二,右路被打爆…这些问题,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这就像房子漏水,你光换个水龙头,问题还是在那里。更可气的是,输球之后,伊万教练还在发布会上抱怨球员联赛出场时间不够。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甩锅!
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批评,说调整球员状态是国家队必做的功课。说到底,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联赛赛程安排、球员状态调整、战术体系构建…这些都需要协调配合,需要智慧。不是简单地换个教练,就能药到病除的。杭州奥体中心,七万多名球迷的呐喊,最终还是没能换来一场胜利。从“就是哪吒”到“我是如此相信”,歌单的变化,折射出球迷们的心路历程。纵使百般困难,只要还有人相信,就应该拿出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但话说回来,光靠精神力量,恐怕还是不够的。毕竟,足球不是玄学,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如果伊万教练还是坚持那一套“迷之战术”,如果球员还是无法在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即便我们再“如此相信”,恐怕也只能继续失望下去了。这就像你明知道彩票中奖概率极低,但还是忍不住买一张,期待奇迹发生。但奇迹,往往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