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非合作论坛相关事宜引发广泛关注。据悉,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三年将提供 3600 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此消息一出,部分公知、带路党以及受西方渗透的声音开始质疑,认为这是单纯的慈善行为,对本国老百姓无益。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资金构成来看,其中 2100 亿是信贷额度,需非洲有好项目申请才会发放;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 700 亿元,这也需基于好项目的考量;还有 800 亿各类援助。而且中方鼓励非方在华发行 “熊猫债” 为合作提供支持。
这些资金均以人民币形式运作。非洲偿还人民币时需出口商品到中国,这为中国带来了资源。例如信贷额度方面,贷款用途受到审核,拿着人民币在国际上消费,中国企业在国际招标中更具优势,意味着贷款将带动更多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再看援助,以修路为例,中国援助修路可避免许多额外费用,还能获得特许经营权等隐形收益。
回顾历史,如坦赞铁路的修建,看似援助实则带来巨大好处。从经济战略角度看,中非贸易平衡,非洲的石油、矿产等资源丰富,是中国资源端的重要提供者。同时,非洲十几亿人口构成了巨大的工业化市场,是消费端的巨大市场。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与合作,从政治到经济都收获巨大利益。在政治上增强了影响力;经济上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双赢。这是一场共赢的合作,中国给予非洲发展机遇的同时,非洲也为中国提供了发展机会,双方共同对抗西方霸权,展现出中非合作的深远意义与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