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临安一位女士可以说遭遇了“惊魂一刻”。她原本想到自家竹林里去寻找有没有新出土的竹笋,没想到被隐藏在竹林里的一条蛇所咬,而且还是带有毒性较强的五步蛇,学名叫尖吻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80ad4a2c8d338c96df4f865be02e5f.jpg)
这位女士的额头被蛇咬了之后,她随即根据蛇身上的花纹认出了极有可能是一条毒蛇,于是赶忙逃出竹林,在撤出的过程中,不慎跌倒,没想到在她倒地的过程中,自己的腰部又爬上了一只蜱虫,只不过当时没有发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5d9e684193389502ce789362deba95.png)
在来到医院后,医生根据她的描述,给她注射了五步蛇的抗毒血清。在随后的处理中,医生才发现她的后腰处还钻进一只蜱虫,马上进行了消毒和处理,用镊子将其小心翼翼地夹出。
虽然这位女士仍在住院观察中,但总算是没有生命危险,可以说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我国野外哪些毒蛇较多?我国野外有多种毒蛇,其中一些种类的数量相对较多。比如:
银环蛇:这是我国最毒的蛇,也是世界第四毒的蛇。它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浙江、安徽、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银环蛇的毒性极强,因此,在野外遇到时应特别小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fd763d920a7ce7a09dbf833943efb5.jpg)
眼镜蛇:又被称为饭匙倩、蝙蝠蛇、胀颈蛇等,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它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眼镜蛇虽然性情凶猛,但一般不主动袭击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3092154b9618a30be04264f3988cef.jpg)
短尾蝮蛇:这种毒蛇在全国分布最广,亚种也最多。除海南岛和台湾岛外,南至两广,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能见到它的踪迹。短尾蝮蛇体色一般为灰褐色、黑褐色或红褐色,头呈三角形,具有剧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1f415fa82a8d42f01ed41b586fe00c.jpg)
竹叶青:在我国,竹叶青主要分为福建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色,眼睛一般为红色或黄色,尾巴为绿中带红或带白色。竹叶青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和长江流域,其毒性强烈,被咬后需要立即就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0ab39f5638ef50c61013f29f231a02.jpg)
此外,尖吻蝮(俗称五步蛇、七步蛇)、金环蛇、中华眼镜蛇等毒蛇在我国野外也较为常见。
蜱虫的主要习性蜱虫是寄螨目蜱总科的暂时性寄生虫,全世界约有800种,我国约有110种。蜱虫的体形很小,一般在2~10毫米之间,虫体从背部看分为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除南极洲外和纬度很高的一些区域外,蜱虫在地球的陆地上基本上都有分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446f596f865e4d2d2d83bc0ac781c8.jpg)
吸血: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其宿主包括各种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甚至部分种类会侵袭人体。蜱虫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113cca5895118368c8bb7c25e590f3.jpg)
栖息环境: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软蜱则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宿主关系: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如动物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d63c7a17ee657599c538390c4e7cec.jpg)
在温暖地区,多数种类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动,成虫活动期主要在4~8月,高峰在5~6月初;幼虫和若虫的活动季节较长,从早春4月持续至9~10月间,高峰期常在6~7月,次峰期约在8~9月间。
春季踏青这些区域要少去我们在春季踏青游玩时,需要特别警惕有毒有害的蛇虫,选择适合的地点,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以下这些地区要少去:
避开人迹罕至的密林、草丛和灌木丛。这些地方往往是蛇虫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人类进入这些区域容易被咬伤或叮咬。
尽量避免前往潮湿、阴暗的地方,如湿地、沼泽、洞穴等。这些环境通常有利于蛇虫生长和繁殖,增加了遭遇它们的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cbccfb2d0babc077ee97cb4285760c.jpg)
在山区游玩时,不要过于深入山林,尤其是未经开发的区域。山林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蛇类,如五步蛇等,因此需要格外小心。
除了选择适合的地点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蛇虫叮咬的风险:
穿着长袖长裤,避免暴露过多的皮肤。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被蛇虫叮咬的可能性。
在进入草丛、树林等区域前,可以喷洒驱蚊液或穿戴防虫衣物,以形成保护层,减少蛇虫叮咬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026f1c4e5fd3178b850059eda1d7be.jpg)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工具,如蛇药、镊子等。如果不幸被蛇咬伤或蜱虫叮咬,可以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减轻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幸遭遇蛇虫叮咬,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