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多次辞官,晚年为生存乞讨?5个儿子没出息,63岁活活饿死

末世坦克 2024-11-27 22:04:3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想法,少时读陶渊明的诗,会觉得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等到结婚生子以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等待自己养活的时候,再次读陶渊明的诗,有人又觉得陶渊明太懒散不作为?

有的网友看法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身份的官家,却让自己的老婆和老娘跟着受苦受累,让自己的孩子无所学识,个个不成器。

甚至到了自己的晚年,自己尚且养不活自己,最终活活饿死。

也许文人墨客看来,陶渊明或许是伟大的文学家,但在我们俗世人眼中看来,他或许不是一个经世为家的人。

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官员,因为他动不动爱辞职不干,职场是工作是谋生却不是自由舒适之地。

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和丈夫,因为他当了官也因为他爱辞职,让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没有享到一天福;

让老娘没办法安享晚年,让老婆在农活和家务中辛辛劳作而死。

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因为他没有树立好一个父亲该有的担当和榜样,整天懒散嗜酒,让孩子跟着慵懒无所长。

01

晚年的陶渊明曾写过一首《乞食》的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意思是说:陶渊明晚年过得很贫苦,吃饭都成问题。

有一次饿的实在受不了,就到别人家去蹭食。幸好遇到个好人家,看到陶渊明饿的面黄肌瘦而又不好意思讨饭的窘态;

于是把他请进来好酒好菜招待他。可能临走还送了钱财,让陶渊明对她很感激,表示自己就是死了也要报答她的厚恩。

就这样饱一餐饿一餐,苦寒中度日如年。

第二年,63岁的陶渊明在家中活活把自己饿死了。

也不知道他5个成器的儿子最后怎么样,有没有给他老父亲发丧安葬。

可能他的友人出手料理了他的丧事,因为他的朋友私下给他上谥号为:靖节,后人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

02

陶渊明有5个儿子,为何还会在自己晚年无人赡养,落到个活活饿死的悲惨境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亲是孩子第一个学习和做人的参照榜样,有什么样的家风,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会教出什么的孩子。

陶渊明平时在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喜欢做家务,老婆和老妈是既要去种庄稼干农活,还要照顾孩子,洗衣做饭,整天忙碌不停。

陶渊明在家没事喜欢看点书,喝点酒,一副文化人“清高不事生产不做家务”的状态。

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看到的是父亲懒散、嗜酒的作风,孩子从小是有样学样,也变得整天无所事事。

也许有人说,陶渊明平时喜欢看书写文章,可是读书这个事一个需要兴趣,一个需要有人引导;

需要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或许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有所成。

可是陶渊明长期在外当官,回家又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老婆老妈天天为生计所累,有人推测或许孩子都是散养疏于管教。

陶渊明5个儿子,没有一个有出息,这不能不说他有不可推卸的家庭教育缺失责任。

他写过一首《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意思是说他现在老了,五个儿子都不喜欢读书写字。大儿子陶舒已经16岁了,和他一样喝酒懒散;

二儿子陶宣也不喜欢儒家读书这一套,陶雍和陶端这对双胞胎兄弟,大字不认识几个。最小的陶通9岁,只知道吃吃喝喝。

最后他把这一切归咎是天意,而不反省自己未尽到父教的责任。

一个孩子不学无术可能是个案,如果五个儿子都不学好,都不成器,都没有谋生的能力,不能不说陶渊明有逃避不了家教缺失。

这也是最后他虽然有5个儿子,依然被活活饿死的原因。

03

儿子靠不住,可是他自己是个当官的,就没有积累一些钱财养活自己?

可谁又知道他是个不好好当官的人,稍有不顺心就要辞职不干归隐田园。

从古当今,当官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官场,就如同职场,是个高级点的谋生工作,也会有一定的辛苦。

而且官场是利益滋生的地方,人人都想要赚钱,要赚钱难免有利益之争,勾心斗角在所难免。

当官既要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要让自己家人过上解决温饱的生活。

而陶渊明就是个有点文人的清高,又不想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总喜欢辞官避世归隐。

他总是在反复出仕与反复归隐中徘徊。

20岁时,第一次出来做官,是江州刺史桓伊手下的一个小吏,干了几年后辞职归隐回家了。

29岁时,第二次出来做官,是江州祭酒,依然还是一个小吏,但地位稍微高一点。不过事情繁多,还要看上级的脸色,做的很辛苦就又辞职回家了。

398年,第三次出来做官,这次做了桓玄的幕僚。

桓玄是柱国重臣,中央高官,位高权重,所以陶渊明这次工作又自由工资又很高;

不过高薪也意味处理的事情就更多,难免经常出差到处奔波不停。在这种劳累的日子中,他想乡下田园生活的舒适。

401年,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了,按照朝廷的体制规定,他必须回家丁忧守孝。

在他丁忧期间,桓玄被北府军将领刘裕打败了,东晋又成了北府军的掌控的天下。

陶渊明丁忧期满后,第四次出来做官,成了刘裕的幕僚参军,没干多久他又辞职了。

不过这次没有回家,而是到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帐下做参军。

就在他又准备辞职不干时,他的从叔陶陶夔此时升职到中央做了高官,有心提拔陶渊明做了彭泽县令。

据说有一次,中央派督邮下来查访官员政绩作风,督邮虽然官小但是对官员的升迁仕途很重要,所以很多地方官就会拼命贿赂讨好。

可是陶渊明是个清官,又是个清高的文人,不喜欢搞送礼巴结的事,于是直接辞官就归隐回去了,把督邮晾在一边不管他。

04

像陶渊明这样当官,只能挣个工资钱。

可是陶渊明还喜欢喝酒,有事没事喝点酒,又很好客,经常呼朋唤友,把左邻右舍都叫到家喝酒,所以很难攒下钱过日子。

只能靠老婆老妈拼命劳作,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陶渊明2个老婆,因为终日没得闲,生了五个孩子,要人带要人养,还要洗衣做饭,还要种田种地,也因为常年辛苦劳作,抛下孩子过世了;

他的老妈因为劳累过早去世。

失去了老妈老婆,辞官在家的陶渊明瞬间没有依靠,没有生活来源,最后日子过得越来越贫穷,以至于要上门到别人家乞食。

作为一个有身份有文化的人,晚年过成这样也是很可悲,可又是谁的过错。每个时代都有谋生的难处,即使生在今天太平盛世,生活依然不是很容易。

人可以有浪漫的情怀,也可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敢,也可以有梦想。

但是人一定要活在当下,活的清醒有担当,努力上进,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文|宋显麒

审核|早桔

注:原创首发,抄袭必追究到底!

信源:2024-04-26 16:19·李满 《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0 阅读:2

末世坦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