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一系列对乌克兰态度的转变,让世界看清了它的真实面目——利益至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特朗普无疑是一个精致的利益至上者,所以美国在没有拿到好处的情况下,已经确定不会再帮助乌克兰了。
而这样的情况,也让“依美谋独”的台当局心里开始发慌。
毕竟,如果连乌克兰都能被美国说放就放,那台湾会不会是下一个?在这种忐忑的氛围下,赖清德急忙向大陆喊话。
兔死狐悲
从乌克兰的遭遇来看,最初美国和西方盟友一个劲儿地支持它,提供资金、武器,让它和俄罗斯死磕到底。
但随着局势演变,美国的态度突然变了,不仅没有继续加大援助,甚至开始和俄罗斯直接谈判,把乌克兰晾在一边。
特朗普更是直接公开嘲讽泽连斯基“极度无能”,甚至传出了要推动乌克兰重新选举的消息。
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美国计划拿走乌克兰50%的矿产收益,作为“经济合作”条件。这一幕幕,让人不禁想问:乌克兰当初拼死拼活地抗争,难道只是为了给美国做生意铺路?
乌克兰的遭遇在台湾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台当局原本一直信誓旦旦地强调“台美关系坚如磐石”,可现在连乌克兰这样的“铁杆盟友”都被抛弃,台湾的未来会不会也是同样的结局?
面对这一问题,赖清德的反应耐人寻味。
他不但没有汲取教训,反而一边继续高喊“台独”口号,一边向大陆喊话,似乎想借此稳住局势。
然而,他的这番举动不仅没能安抚台湾民众,反而让岛内不少人更加担忧。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赖清德表示,台湾不会对“和平台独”抱有幻想,而是要靠“实力”来争取所谓的“台独生存空间”。
换句话说,他还是希望靠美国的军援武装台岛,以为这样就能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而与此同时,台当局的“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也出来放话,说台湾和乌克兰不同,特朗普政府里有很多台湾的“朋友”,美国一定会继续力挺台湾。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自我安慰,毕竟乌克兰之前也是西方口中的“民主伙伴”,可说甩手就甩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明显变化,美国优先不容任何质疑,甚至有人猜测,美国未来可能会拿台湾问题和大陆做交易,而不是无底线地支持台当局。
赖清德和吴钊燮的这番话,更像是想让自己壮胆,同时给支持者一点心理安慰,但从现实来看,这种“心理按摩”似乎并不起作用。
台湾民众并不是傻子,他们也在思考:如果美国真的抛弃台湾,台湾未来如何?
台湾未来
最近,金门和马祖的民众就开始坐不住了,他们提出,希望设立“非军事区”,甚至愿意和大陆建立直通的高架桥,发展两岸融合。
对于这些民众来说,和平稳定的生活远比“台独”口号更重要。
而这种声音的出现,也表明台湾内部其实并非铁板一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与其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不如思考如何和大陆和平相处。
不仅如此,台当局在美国面前的卑微表现,也让不少台湾民众感到不满。
为了讨好特朗普政府,赖清德一口气准备花上百亿美元采购美国武器,其中包括岸防导弹、多管火箭系统、精确弹药、防空系统等,甚至还要给预备役部队添置新装备。
与此同时,他还计划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3%以上,这意味着台湾老百姓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
过去8年,美国对台军售已经超过260亿美元,而赖清德一上台,就又要给美国送上百亿美元“保护费”。
难怪不少人吐槽,这哪里是发展台湾,根本就是在“卖岛”。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为了给台当局一点“甜头”,在国务院网站上删除了“不支持台独”的表述。
台当局对此兴奋不已,仿佛捡到了什么大便宜,甚至公开感谢特朗普政府的“善意”。
可实际上,这种做法不过是美国惯用的政治手段,两年前拜登政府也曾这样操作,没过多久就又改回去了。
美国这样玩弄文字游戏,既能试探中国的反应,又能让台湾不断掏钱买武器,可谓是一箭双雕。
而台当局对此还乐呵呵地买单,难免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
其实,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从来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而不是出于所谓的“民主价值”。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战略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减少对不必要地区的投入,把更多资源集中在能够获得最大回报的地方。
对于台湾来说,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可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无条件支持,甚至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选择“止损”。
如果台当局继续死抱美国大腿,不仅不会换来真正的安全,反而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局势,大陆方面的态度则一直十分清晰: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台当局再怎么挣扎,也改变不了这一历史进程。
解放军的军事准备已经越来越充分,美国的小动作不过是给大陆提供了更多正当理由。
真正聪明的做法,应该是顺应大势,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是死抱外部势力,妄想着“以武拒统”。
台湾的未来不取决于美国,而是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赖清德可以继续嘴硬,但现实已经摆在眼前。
乌克兰的悲剧已经证明,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最后可能会被无情地抛弃。
现在的台湾,已经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走哪条路,影响的不只是台当局的政权,更是整个台湾民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