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拜登政府来说,俄乌冲突就是重大机会,它可以利用“保护正义”的理由,推动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但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俄乌冲突就是累赘,是美国必须要摆脱的“财政危机”。要知道,此前美国可是乌克兰的最大“战争金主”,它提供了大量武器和弹药。
军援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不会再提供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必须要认识到目前的局势,它需要在没有“国际军队”的支持下,和俄罗斯进行谈判。随后,特朗普指出,俄罗斯代表会和美国代表一起出席慕尼黑会议,然后和乌克兰进行一次三方会晤。很显然,特朗普要推动两国谈判,让俄乌冲突彻底终结。
当然,这对特朗普也是有好处的。美国国内有一部分选民秉持孤立主义思想,他们希望美国减少海外军事卷入,将资源更多投入国内事务。特朗普反对拜登的援乌政策、推动俄乌谈判,契合这部分选民的诉求,能够巩固其在这一群体中的支持,为未来竞选争取关键选票。
美国武器
同时,也是为了凸显政策差异化。与拜登大力支持乌克兰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突出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政策主张。在选民眼中,这展示了他与拜登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不同思路,有助于塑造其“变革推动者”形象,吸引那些对拜登外交政策不满的选民,拓宽自己政治支持面。
而且,还能展现和平缔造者形象。倡导推动俄乌谈判,特朗普可塑造自己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这一形象有助于提升他的声誉,赢得国际社会部分势力的认可。对于一些饱受战乱之苦地区的民众以及呼吁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组织而言,特朗普的立场可能会让他们对其产生好感,增强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特朗普
再者,改善与部分大国关系。特朗普推动俄乌谈判,有可能缓和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对于改善美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美国与一些同俄罗斯保持密切经贸往来国家的关系。良好的大国关系有利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回旋余地,特朗普也能借此展现自己卓越的外交手腕,提升自身政治资本。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涉及大量资金、武器装备等资源投入。特朗普反对援乌政策,可将这些资源重新分配到国内其他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这既能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又能向选民展示其关注国内经济民生的一面,为自己的政策主张增添经济实惠的吸引力。
美国
还有,减少对外军事援助,部分原本用于军事援助的资源可回流到国内产业。例如军工企业可能会将生产重心转向民用产品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特朗普可以此为政绩,在国内经济建设方面树立积极形象,赢得产业界和普通民众的支持。
但也会得罪亲乌、反俄政治势力。美国存在一股强大的亲乌、反俄政治势力,包括一些政治精英、军工复合体以及部分与乌克兰有密切利益关联的团体。特朗普反对援乌政策,可能会遭到这些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他们会利用政治资源和舆论渠道对特朗普进行抹黑和攻击。
乌克兰
最后,在部分美国舆论环境下,反对援乌并推动谈判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对俄罗斯“软弱”,甚至被扣上“亲俄”的帽子。这种舆论导向可能会误导部分选民,损害特朗普的政治形象,使他在一些选民心中成为不坚定维护美国利益的代表,进而失去这部分选民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