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喜欢看封神,就是图热闹,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奇人异士、神妙法宝,令人脑洞大开,十分着迷。随着年龄增大,经历了不少世事,如今再看封神,这才发现,在热闹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秘密。
封神其实就是一场骗局,玩残了通天教主,道教分裂,西方教兴起,昊天上帝获利……
小哥此前有文章谈过,封神是乃鸿钧道人十分不情愿的事,如果单单因为“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他真不一定同意。但是因为女娲娘娘出手了……
鸿钧道人以身合道,乃是天道的掌控者,对天道演化有自己的设置。从哪里能看出来呢?
三月十五,纣王去女娲宫降香,无意看到女娲娘娘的圣像,心生轻薄,就在粉壁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的语句。
女娲娘娘回宫看了以后大怒,径奔朝歌准备灭了纣王,可是意外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得不无功而返。
不过又祭起“招妖幡”聚集群妖,最终选定三妖托身宫院,惑乱君心。
注意,这个安排很有问题,大家发现没有?
二十八年气运,女娲娘娘是认可的,那她为什么还要派三妖去行事呢?岂非多此一举?圣人怎可能干这么无聊的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二十八年后纣王的气运还存在选择,这就是鸿钧道人原本的天道运行设置。
女娲娘娘这一出手,一下就把多项选择改成唯一选择。她的介入造成鸿钧道人与昊天上帝之间博弈的天平发生倾斜,从而迫使鸿钧道人不得不同意封神。
我们看封神的朋友都明白,纣王的命运同截教是一体的。如果不是女娲娘娘出手,注定了纣王的气运,事情发展结果绝对不会是书中描写那样。
假设女娲娘娘不出手,纣王很有可能修身积德,“关心蔬菜和粮食”,施行仁义,天下景从。因为这之前他一直就是“修仁行义,不遑宁处,罔敢倦勤,敬礼诸侯,优恤大臣,忧民劳苦,惜民货财,智服四夷,威加遐迩,雨顺风调,万民乐业,真可轶尧驾舜,乃圣乃神,不是过也。”照这样下去,商汤怎么会二十八年就走到头?反而会国祚延绵,继续兴旺。
若这样一来,西周就休想雄起。即使想要闹出什么动静,也是被灭的下场。纣王气运不绝,截教的气运就不会绝,十二金仙为了渡过一千五百年神仙杀戒就休想拿截教弟子当牺牲品。如果他们挑衅,只能死在强大的截教势力脚下。同理,西方教也不可能趁机前来以“有缘”借口大肆抢夺截教人才,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敢来,凭借截教的实力灭杀“西方二圣”妥妥有余。
那以后发展下去,截教弟子修行进步很快,几位准圣级人物象三霄娘娘等人都能成为先天圣人,截教就将一教独大,完全改变三界势力布局……
可惜女娲娘娘不给纣王这个机会,也等于不给通天教主这个机会,历史只能假设了。
常州用户66xxxx658
封神演义里面讲了七大圣人,里面有说过:纣王题诗前是一阵狂风吹来,卷起了珠帘,然后纣王才题诗的,在当时这也太巧了。而且后来瞒过了女娲娘娘,那能弄出这等手段的一定也是圣人,从圣人里面分析,是西方教的准提圣人无疑啊[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