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昆明|第二届大象文学奖10篇获奖作品揭晓

都市时报 2025-01-19 17:21:07

“昆明不是世界的驿站,而是终点……”于坚的《昆明这个窝》(节选)在大家的诵读声中,为冬日赋予浪漫诗意。1月18日,“书香昆明” 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2025 新年诗会暨第二届大象文学奖颁奖礼在昆明新华书店滇池书城举行。“书香昆明”与 “大象文艺”两大知名文化品牌携手,文学与阅读融合。著名作家、大象文艺作者、读者、文学爱好者等汇聚,第二届大象文学奖10篇获奖作品揭晓,新年诗会温馨热闹,嘉宾与读者共沐最美书香、共享文学之光。

活动现场

省内外作家读者共赴文学盛宴

著名作家海男、张永权、半夏、王单单、田冯太、胡兴尚、胡正刚、张正东,活动主办承办协办方负责人,大象文艺周刊作者代表,文学爱好者、读者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活动。昆明网络文学协会主席、大象文艺周刊创刊主编张稼文,昆明信息港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经理,昆明网络文学协会副主席何早阳为获奖者颁奖。

获奖作者领奖

活动由“书香昆明”主理人、大象文艺周刊编辑闫钰,大象文艺周刊作者代表、作家、诗人楚小韩主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有读者专程从昆明郊县,以及四川乐山,云南红河、普洱、玉溪等地赶来共赴这场文学盛会。

诗文朗诵

诗文朗诵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融媒体中心・都市时报、昆明信息港主办,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承办,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昆明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协办。活动推出诗文朗诵、第二届大象文学奖颁奖、作家读者互动交流等环节,将阅读与文学深度融合,营造新年文化氛围,进一步扩大“书香昆明”“大象文艺”影响力,推动全民阅读,繁荣文学艺术,促进文化原创力。该活动也是昆明市融媒体中心·都市时报26周年报庆活动之一,当天是都市时报26周岁生日。

都市时报总编辑周宏致辞

都市时报总编辑周宏在活动中发表致辞。他表示,文艺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读者构筑了“精神家园”,更是一份报纸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大象文艺周刊通过文艺作品关照现实,与新闻互为补充,为媒体进行文化赋能。今后,大象文艺周刊将进一步提质量、塑品牌,争取从全省一流文艺副刊打造为全国一流文艺副刊,传承和繁荣昆滇文化,彰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连锁管理部总经理李蔚弘致辞表示,新华书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终将推动全民阅读、传播优秀文化视为己任。

10篇作品获得第二届大象文学奖

为繁荣文学艺术,促进文化原创力,大象文艺周刊特别设立了大象文学奖,对优秀作品和作者进行奖励。本届大象文学奖评选范围为2023年2024年两个年度内发表在大象文艺周刊上的文学作品,经编辑部公平公正认真评审,共评选出10部第二届大象文学奖获奖作品,包括(按发表时间顺序)张正东《网络文学的中国起源》、艾春玲《在生活的缝隙里写诗》、张永权《具有史诗性质的磅礴三部曲》、半夏《篆新农贸市场的博物日常》、王单单《空气里长满了眼睛》、黎小鸣《背影及其背景——读余斌先生》、梁刚《大江边》、胡正刚《陈谋:魂依云岭的植物学拓荒者》、海男《法依哨手札》、胡兴尚《白云的车马》。获奖作者涵盖不同年龄段,既有老一辈作家,又有中坚力量,以及青年实力作家、文学新人,他们来自昆明及云南部分州市,并辐射到了海外。获奖作品囊括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文体,这些作品都以独特的视角、精湛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书写云南与世间万象,呈现了对自然、社会、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和深切关怀,为读者带来了深厚的滋养与启迪。

第二届大象文学奖及“书香昆明”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分享了创作理念及故事,表达了对大象文艺周刊的肯定与感谢。在座谈交流环节,除获奖者外,著名作家、《边疆文学》编辑田冯太等嘉宾、读者也积极发言表达了对大象文艺周刊的看法,并为其今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新年诗会温馨热闹

“春山青,流水肥/桃花缴了茅草的刀子/西风做了柳叶的刀下鬼……”为营造新年文化氛围,活动特别推出2025新年诗会,制作了“书香昆明”与“大象文艺”的联名诗文明信片,插画师胡林悦所绘的昆明主题插画与大象文学奖获奖作品、部分代表作品融合。诗会中,在古琴演奏家曹晓萌的精彩演奏中,作家及读者代表朗诵了于坚《昆明》、海男《观看一只麻雀》等诗文,诗意与音乐滋润着所有人的心田。此外,曹晓萌还精彩演奏了《碧涧流泉》《一剪梅》等古琴曲目。活动协办单位昆明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还在现场邀大家体验了昆明冠生园推出的颜值与文韵兼具的文创定胜糕。

古琴演奏

活动最后,参会嘉宾与读者共同诵读了著名诗人于坚发表在大象文艺周刊上的作品《昆明这个窝》节选,通过文学拥抱故乡故乡与美好新春。

大象文艺周刊由都市时报和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于2022年联合创办,是一份立足昆明、面向全省、兼顾全国及海外的文艺副刊,以兼容并包、滇味十足、争创一流为办刊宗旨,尊重名家的同时也力掖新人,强调所刊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走过三载,大象文艺周刊已逐渐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最有品质、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副刊之一,其中多个作品获得云南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

活动合影

第二届大象文学奖获奖名单

(以发表时间为序)

《网络文学的中国起源》

评论,刊发于2023年7月7日

作者:张正东

获奖感言:文学在忠实记录和反应着历史和社会巨变,《网络文学的中国起源》也是对网络文学这段发展历程的一个回眸。我想,这个荣誉也是对中国所有网络文学行业的开创者和从业者的肯定。

《在生活的缝隙里写诗》

组诗,刊发于2023年7月14日

作者:艾春玲

获奖感言:获此殊荣实在是荣幸至极。这几年我一直在巴基斯坦工作,我坚持在生活的缝隙里写诗,这是穿透生活本身期翼寻求真相的路径之一。可以说是大象周刊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才能风雨兼程地一路奔赴远方。

《具有史诗性质的磅礴三部曲》

评论,刊发于2023年11月17日

作者:张永权

获奖感言:争创一流、气象万千的《大象文艺周刊》已打造成报纸副刊品牌,引人注目。大象文学奖,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名家新人力作上榜,影响省内外。一名老文学工作者,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是意外也是惊喜。这不仅是对一篇评论文章的褒奖,也是对被评原著和创作主旋律优秀作品的肯定。

《篆新农贸市场的博物日常》

散文,刊发于2024年1月26日

作者:半 夏

获奖感言:篆新农贸市场是外省客到昆明必游览的网红打卡地。我在这里博物观察,跨界书写,洞察社会肌体动脉静脉血管的微循环、积攒地方性知识。 《都市时报》的副刊从“风花雪月”到如今的“大象”,是一次重大的跨越,是成长,大象文艺有大气象!

《空气里长满了眼睛》

组诗,刊发于2024年5月17日

作者:王单单

获奖感言:感谢主办方将这个以“大象”命名的诗歌奖颁给我。虽说“大象无形”,但给予诗歌嘉奖,某种程度上,就是让“大象”现形,让我们看见诗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的身体。于我而言,大象意味着具体、粗粝、坚韧、敦厚、沉稳、在野等,这是我诗歌一直努力和探求的美学方向。

《背影及其背景——读余斌先生》

评论,刊发于2024年5月24日

作者:黎小鸣

获奖感言:余斌先生以丰富的学养,儒雅的为人,中正平和的笔调所绘制的“昆明文化地图”,是对昆明的西南联大和西南联大的昆明的深度追寻,不仅对昆明具有着重要的地域文化意义,对当下的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的这篇文字,是阅读余斌先生著作的一点感悟。

《大江边》

小说,刊发于2024年5月31日

作者:梁 刚

获奖感言:感谢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对拙作《大江边》的嘉奖。几年前,我曾在南盘江边的一个小村驻村扶贫近两年,《大江边》写的就取自我驻村所获的创作素材之一。祝“大象”文艺副刊越办越好!

《陈谋:魂依云岭的植物学拓荒者》

散文,刊发于2024年7月5日

作者:胡正刚

获奖感言:《陈谋:魂依云岭的植物学拓荒者》中写到的陈谋是中国第一位在植物采集途中殉职的学者。我查阅了大量档案,重走了陈谋从大理下关到保山潞江坝的采集路线。阅读与行走是我一直奉行的写作准则,它们既拓展着我的精神疆域,也修正着我的世界观。感谢主办方将大象文学奖授予我,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奖励我更愿意将之理解为敦促和鞭策。

《法依哨手札》

组诗,刊发于2024年9月13日

作者:海 男

获奖感言:我深感荣幸获得大象文艺奖。《法依哨手札》是我对古老村庄法依哨的精神礼赞,是献给美丽村庄法依哨的情诗。大象文艺是都市时报创造的一座纯净的人间净土,它捍卫了生命与精神的传奇之旅,汇聚多种文体,是中国汉语最美好的一方水土。

《白云的车马》

组诗,刊发于2024年11月8日

作者:胡兴尚

获奖感言:感谢大象文艺周刊给予我如此殊荣,这也是我写诗二十载所得的重要回馈。和我编的杂志一样开放包容、求真务品的大象文艺周刊给我的这个奖,是勉励,也是鞭策,祝“大象”更大、更好、更远。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闫钰

供图:活动组委会

编辑:汤维

审核:朱家吉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