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我们在读《道德经》、《易经》的时候,只是觉得它说的有道理,却根本不明白这些书要告诉我们什么,内涵不清楚,学起来也迷茫。今天就和大家讲讲,这两本书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它们都在讲什么。知道了总纲,学习的脉络就会清晰的多。
其实,《道德经》、《易经》就是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所谓的顺应自然,并不是顺其自然,此两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谓的顺应自然,顺的是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易经》可能对此描述的更为直白,因为《易经》是直接告诉人们这个象是什么,而《道德经》则比较隐晦,因为里面带有老子的感悟,是对《易经》的再升华。这就如同我们读原著与读书笔记一样,而《易经》就是原著,《道德经》就是读书笔记。而顺其自然,这不是无为,是不作为,它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易经》是主张自强不息的,天道酬勤,岂能顺其自然不作为!
那又为何要顺应自然,我觉得主要包含以下三点原因:
1、自然之力是伟大的我们看到自然之美,感叹大自然的馈赠;也看到自然之力的破坏,带给人们的绝望。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地球,这种力量创造了人类与万事万物;放眼宇宙,自然之力支配并创造着无数星系。人类的力量固然伟大,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2、因果循环这里所说的因果循环并非佛家所讲的前世今生,而是事件的连续性。善察者,见微知著,这点在《易经》的姤卦里讲述的尤为明白,这就告诫我们,做事要考虑后果,吃到苦果要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以后要避免。六十四卦代表着人生境遇的六十四种处境,每卦六爻,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个例子吧:看过狼图腾的都明白,人们捕狼保护家畜,但是过度捕狼又会导致草原的生态恶化,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道德经》就告诉我们,我们看不见的,想不通的,并非这个道理不存在。所以我们做事时,既要考虑这件事情做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也要从失败中去吸取教训,以后不可犯同样的错误,从成功中总结为何会成功。
3、占卜这件事,不占而已人们对于想不通的事情,就将其赋予神学色彩。我们应该由衷感谢我们的先贤,当老子不知道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时候,他提出了道,并告诉我们,是自然之力驱使着万事万物。而古代西方,他们的先贤同样想不通这件事时,好吧,是神创造了一切。所以,人们总是容易把未知的事情赋予其神学色彩,是自古就有的。而为什么我们是不需要占卜的?道理很简单,当我们已经把《道德经》、《易经》融为自己行为的时候,我们便做到了自天佑之,那么所做的事情也就吉无不利。吉无不利了,还需要去占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