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几天可是春节返程的高峰期,高速上车流量十分庞大,服务区也因此几乎爆满。
不过服务区中一些维修店员工却不安好心,划破车胎以此赚取非法钱财。
而广东阳江某服务区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不过受害车有哨兵模式,记录下划胎人员的作案过程。
这件事引发全网关注,许多网友都感到非常愤怒,这不仅是非法的谋财手段,还将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调查发现,划胎人员老板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他不仅拥有多家公司,其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竟然高达27000元。
这则消息瞬间在网络上掀起巨大的波澜,网友们也对这场事故有着更深层的联想与猜疑。
幕后老板的员工,平均工资高昂,究竟有何秘密
划胎事件发生之后,受害车主果断报警,当地警方随即将划胎人员抓获。
据警方发布的通告,划胎人员为一名王姓男子,今年60岁,已经被刑事拘留了。
看到这样的结局,网友们都直呼大快人心。
纷纷表示警方解决了一个“祸患”,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之前在这个服务区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甚至当地人都防不胜防。
这也表示王某及其修理厂很可能是“惯犯”,凭借这个手段来额外谋取非法的钱财。
与此同时,根据受害车主朋友的解释,王某只是当时服务区的一名员工,并不是老板。
对此,网友们猜测员工的行为离不开老板的引导,于是纷纷呼吁警方对王某的老板进行调查。
毕竟,王某将车胎划破后,进入其工作的修理厂维修,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维修厂的老板。
根据受害车主的透露,证明了王某和维修厂老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老板对王某做的事情心知肚明。
在王某被警方带走后,维修厂老板给受害车主打电话,称愿意拿钱私了,不想将此事扩大,以免牵连到自己。
打电话过程中,受害车主还敏锐的察觉到维修厂老板说漏嘴,称这这也不是第一次,很多次都这样过。
为此,受害车主坚决拒绝了维修厂老板私了的要求。
因为划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给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受害车主也想将“惯犯”给绳之以法,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不久后,涉事服务区就发布了相关的通报,将划胎的维修厂进行停业整改,后续会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而做进一步处理。
而且将维修厂背后的公司也公布出来,这一查,网友们却发现了异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搜索该公司我们可以发现,其成立于2015年,经营范围不仅包含汽车的维修与销售,还包括互联网服务及软件开发。
这样的公司规模可以称得算是庞大了,因为关于汽车领域的几乎都有涉及,甚至还有一些互联网项目。
继续调查发现,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竟然高达27000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巨额工资相比去年,还下降了2%,在相同行业内,已经超过了88%的同行待遇。
在如今的社会状态下,大部分维修厂的生意有些萧瑟,而这家公司给员工的待遇竟然这么高。
为此,网友们纷纷对其进行猜测,这家公司会不会经常做违法的事情,甚至有着偷税漏税的行为,以至于能给员工开得出如此高昂的事情。
事情的真相我们还不得而知,这仅仅只是网友的猜测,还需要等到警方的官方通报。
那么这件事故的全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能否能从中收获一些警戒,避免自己在以后也经历这样的事情。
汽车被划胎,车主受到无妄之灾
2月4日,一位小米SU7的车主在广东阳江一服务区休息,上厕所时突然收到车辆发出的报警消息,表示右后轮胎压异常。
随即,车主赶忙走到车辆的右后轮胎前进行检查,发现伤口极像是被人为划破。
正在疑惑的时候,旁边的一位黑衣男子径直走向车主,询问是否需要补胎服务。
这场“及时雨”莫过于太巧了,自己车辆刚被划破,紧接着就有人询问是否要补胎。
于是,鉴于车辆有哨兵模式,车主并未答应黑衣男子,先行进入车内查看监控,了解他离开车的这段时间,车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根据车辆的监控显示,自己在休息期间,正是询问自己是否要补胎的这位黑衣男子,在确定车内没人以及旁边没人注意的情况下,走到了轮胎附近。
他拿出小刀对着轮胎进行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一看就是“惯犯”。
划破车胎后,随后就在附近盘旋,在车主回来后便询问是否需要补胎服务。
得知事情真相后,车主异常愤怒,立即报警并且将视频发布到网上。
而后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熟知,划胎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其老板也深陷“水火之中”。
如果车主疏忽大意,或者车辆没有哨兵模式,可能修理厂的这次计谋就能成功,赚得一笔非法之财。
甚至说,如果没有发现轮胎被划破,车主继续在高速行驶的话,那极高的速度以及庞大的车流量很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额外受到无妄之灾。
还要增强法律意识,遇到违法行为时,我们要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保驾护航。
结语
小米汽车车主遭受无妄之灾,修理厂恶意划破轮胎以赚取非法利益,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诈骗案件,也反应出如今的商业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商业活动中,应保持最基本的诚信与公平,坚决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这起事件的修理厂就是违背了诚信与公平,他们最终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商业活动的监管,从源头扼杀此类事件的发生,还要提高打击力度,避免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