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日本投降,蒋介石致电冈村宁次:南京的治安,暂由日军维持

兴衰五千年 2023-12-20 14:59:21

前言

1945年,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投降后,为了表达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全国放假三天,民众自发上街进行了狂欢……

然而, 对于蒋介石来说,日本的“突然”投降,让他有些手足无措,甚至让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都出现了12天的权力真空!!!

蒋介石:南京的治安,暂由日军维持

1945年8月15日,日军战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8月18日,日内务省发出《外国驻屯慰安施设整备》和《关于外国驻屯慰安施设问题给内务省各警保局长的通告》等文件,要求各地警务部门建立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慰安所。

此外,日本官方还拨5000万日元,成立了被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的“特殊慰安施设协会”。

由此可见,日本在投降方面是有所准备的。他们的准备,就是以国家姑娘 们的尊严作为代价的。

再说中国战区,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南京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士兵们在收听了《终战诏书》后,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随后,有日军士兵跪在大街上嚎啕大哭,更有甚者因绝望选择剖腹自杀。

当天,蒋介石发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战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它最后的证明……”

此外,心情激动的蒋介石,在匆忙中发出了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给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内容是指示日军六项投降原则,即:

“一、日本政府已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该指挥官应即通令所属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派代表至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三、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四、所有飞机及船舰停留现在地,但长江之船舰应集中宜昌、沙市;

五、不得破坏任何设备及物资;

六、以上各项命令之执行,该指挥官及所属官员应负个人之责任,并迅速答复为要。”

然而,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南京的市民们却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变化,他们发现,“城门口站岗的还是鬼子,街头巡逻的还是汉奸”。

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滑稽的一幕呢?

原本,作为中日交战的双方,在实际控制区的边界上,应在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态势,双方部队几乎可以在当天就可以通过行军的方式,接触到对方的部队,才是合乎常理的。

然而,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却是一触即溃,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没有见到日军,便已经全部逃跑,在日军占领的时候,根本遇不到任何抵抗。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分三路攻占南京。

这时,蒋介石组织了15万部队,并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然而,如此规模的部队,仅仅坚持了11天后,便开始制定撤退计划。

12月11日晚,唐生智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当天晚上,唐生智匆忙要求参谋人员,连夜制定出了撤退计划和撤退命令。这样的撤退计划,注定是漏洞百出的。

12月12日,唐生智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

会上,唐生智首先向与会的国民党将领们简要地说明了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说完后,唐生智诸葛将与会者看了一遍,与会将领没有一个人发言。

这时,唐生智便拿出了蒋介石命守军相继撤退的电令。随后,唐生智让参谋长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经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

果然,在撤退的过程中,十数万守军中的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这是因为,这些国民党的军长和师长们都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

在听说长官们都往下关抛去的时候,几万国军很自然地就跟过去了。如此大规模的撤退,在无意中指导了民众的逃往方向,无数民众也涌向下关。

当他们到达挹江门的时候,驻守在这里的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这是因为,按照撤退计划,从下关撤退袭来的,只能是长官部和36师。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阻止部队和民众通过,双方言语激烈,急速升温,甚至发生了枪战。很快,这里便乱作一团。

最终,负责守卫的36师没能扛住,最终被人流冲开了挹江门。在人流过后,地上的尸体堆了好几层,其状惨不忍睹。

12月14日,在临淮关,唐生智根据中国大本营的指示,宣布撤销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并按照命令将撤到江北的卫戍军部队,编于第三战区的统辖之下。

南京卫戍区的撤销,标志着南京保卫战基本结束。从此,南京市民便过上了亡国奴的日子,遭受了日军的无底线凌辱和对待。

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前6个星期内,便野蛮地屠杀了放下武器的数万俘虏和20余万平民,其总数达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

很快,日军便占领了南京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并开始追击国民党军。当时,日军在奔袭的时候,很难看到国民党军队。

此时,在这片地区,只剩下了附近的一些共产党部队占领的一些游击区。为了适应新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四军,并任命了国共双方都不反对的叶挺为军长,领导部队坚持抗战。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还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对此,蒋介石感到坐卧不安,并命令何应钦和白崇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干下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并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新四军的总兵力已经发展到了26万余人,这还不包括地方部队。

1948年8月15日,在日军投降的当天,新四军派遣特使章克,来到日军总司令部,要求会见冈村宁次,与他协商接受投降日军的武器问题。

然而,日军的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却因与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联络,开始商谈芷江洽降事宜,而拒绝了新四军要求商谈受降的要求。

然而,为了造成舆论,中共地下党南京工委还是在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放了大量传单,要求市民准备迎接新四军光复南京。

得知新四军准备攻打南京的时候,南京城内协助日军维持治安的伪军,连夜将大炮等重型武器搬到要道上,准备与新四军作战。

8月16日,南京工委接到上级的通知:“中共中央已经决定不占领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要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就这样,这场战斗便没有打起来。然而,从这次的事件上看,在南京附近的中国军队,的确只有新四军部队,却没有国民党部队的一兵一卒。

当天,陈公博解散了伪国民政府。这时,在南京城内便没有了任何政府,只有一个此前担任无锡地区伪行政督察专员的周镐,占领了中央储备银行,宣布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接管南京军政大权。

得知这个指挥部成立的消息后,南京市民十分高兴,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主。然而,这个却并没蒋介石派来的人,只不过是奉戴笠命令,以日伪官员的身份,潜入南京的国民政府情报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政权真空。

此时,周镐为了私人的利益,把南京搞得鸡犬不宁,甚至发生了枪战。消息传到重庆后,蒋介石震怒,便给冈村宁次发了一封电报,授权:“南京的治安,暂由日军维持。”

8月27日,蒋介石派来的南京的接收大员、中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冷欣宣布成立“前进指挥所”,作为政权交接的过渡机构,结束了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局面。

这时,国民党首都南京的政权,已经真空了整整12天。

可以看出,这是多么荒谬!然而,这却是真实存在的!

2 阅读:143
兴衰五千年

兴衰五千年

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