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里诸葛亮能算是军事家吗?粟裕: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

星河漫步长 2025-02-14 15:26:50

《三国演义》中,蜀汉阵营的刘备麾下有一位智谋超群的谋士,通晓天文地理,精于筹谋策划,几乎无所不能,被人称为“智多近妖”。这位众人皆知的“卧龙先生”正是诸葛亮。然而,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与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存在一定的出入。诸葛亮身上贴满了各种标签,如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等。人们从未对他在治国、文学等领域的才华产生质疑,但对于他的军事才能,却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有不少人肯定他的军事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对其持怀疑态度。粟裕将军曾对他作出评价:“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他为何会如此评价呢?历史上的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后世享有极高的评价,人们称赞他“天下大计,三顾频烦;两朝辅佐,鞠躬尽瘁”。他被视为足以安定天下的栋梁之臣。

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一路辅佐刘备,助其从无到有,最终成为三国鼎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力量。他隐居南阳之时,已对天下局势洞察深远,以“隆中对”回应刘备的提问,提出了占据益州、固守荆州、联合孙权的策略。这一战略几乎与后来的历史发展完全契合,令人不得不叹服他的卓越远见。他的离世并未对他的地位造成太大影响,反而愈加提升。从晋代起,历朝历代都在为他加封进爵。在《三国演义》里,他被塑造成一位军事天才,擅长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谋求己方利益的极大化。然而,像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这些广为流传的情节,在正史中要么没有相关记载,要么并非由他所为。在赤壁之战中,他最大的功劳是促成了孙刘联盟。实际作战时,他先给曹操送信,假装表示愿意投降。当天正逢东南风急,他将十艘船列在最前方,船帆高扬,其他船只依次跟进。当距离曹军还有两里多时,同时点火,烈焰伴随狂风,船只如箭般冲向敌军,烧毁了北军的船只,火势还蔓延到了岸上的营地。这一切都是在周瑜的指挥下完成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诸葛亮在军事上毫无作为,只是相较于小说中的形象,他在现实中更加谨慎。每次出兵他都充分准备,对待每一场战役都格外稳妥,不会轻易冒险。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根据《粟裕研究文萃》一书的记载,曾有人向开国大将粟裕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是否可以被称为军事家?粟裕对此作出了回答: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谋略家,但在军事上表现平平,难以称得上真正的军事家。即使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他的主要胜仗不过两次,即“新野之火”和“赤壁之火”,其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还主要归功于周瑜。且不谈赤壁之战,单就“火烧新野”这一战役而言,无论是对指挥者的身份,还是对这一计策的真实性,至今都有不同的看法与争议。

“六出祁山之时,魏国强盛,蜀国相对较弱,诸葛亮选择了正面推进的相持战术,如何能以弱胜强?有人因此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从军事角度看,他不敢使用奇兵,缺乏打仗的能力。然而,仅凭这一点就断言诸葛亮‘不敢用奇兵,不会打仗’,对他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先不论诸葛亮一生究竟几次北伐祁山,单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曹魏无论在领土、实力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蜀汉好几倍。

一次失败就足以给蜀汉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诸葛亮根本没有输的余地,蜀汉也承受不起失败。这或许正是他始终谨慎行事,稳扎稳打,从不敢贸然冒险的原因。其实,关于诸葛亮是否是一位军事家,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然而,他被追谥为“忠武”,除了“忠”之外,在“武”这一方面确实也有所贡献。他在治军方面颇具才能,首先,他明确制定士兵的道德规范和相关法令,其次,他以信任为治军之本,奖惩有度,赏罚严明。他特别重视军纪和法治,致力于提升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他亲自指挥的北伐虽未能取得最终成功,但他在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在祁山、陈仓等战役中,他多次重创敌军,令人叹服。最为关键的是,在蜀国无人可用的局势下,他作为丞相,亲自统领北伐。与那些专注于冲锋陷阵的将领相比,他难免因为身份的制约,需要权衡多方,顾虑全局。总的来说,诸葛亮在军事才能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但也不应过分否定他。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首先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其次才是军事家。#深度好文计划#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