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介休,第一天先去了东边的石屯村,看了环翠楼和石屯村源神庙。出来接着往东去洪山镇的源神庙。
车行10几分钟,进入浅山区,穿过洪山镇,不远就是是源神庙。庙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层层而上,周围林木葱茏,逆光下有点瑞蔼氛绕。最下是一个木牌坊,上书“有水者如是”,据说这是明代王阳明所书。上了几层还没到庙门,一个当地老乡热情的告诉我,庙锁着门呢,去池子那边找管理人员开门。看我下图标红圈的屋子。管理员是一个中年妇女,很痛快的拿着钥匙就过来了。
庙前面一个大水池,看池边的碑上题为“源神池”。池边有不小的柏树,看来有年头了。洪山位于介休城东13公里,海拔900多米,古称狐岐山,是绵山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山下泉流,数以百计。最著名者为洪山泉。所谓之“源神庙”,是祭祀前面那个大水池中的泉水的水神。源泉旧称鸑鷟泉,因有鸑鷟落于狐歧山而甘泉出,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胜水出于狐岐山,东流入汾。” 那以这源泉为源头的这条河古代叫“胜水”。故洪山源泉又称“胜水”,为介休旧志所载十景之一的“胜水流清”。
源神庙好像只有介休这一带这样叫,别的地方都是水神庙、龙王庙啥的。传说源神爷是兄弟三个,老大在介休洪山源神庙,老二在介休洪山村下游的石屯村源神庙,就是我们刚去过的地方,老三就在源祠村的源神大庙(平遥?)。源神池历来有“胜水流膏”之誉, 早些年间,池中有18个泉眼,汇成大小两个池塘。曾经水流量平均为1.2立方米,通过东、西、中干渠,灌溉面积达12万2千亩。
可是现在看着池水波澜不惊,人家说泉水早已经没有了,有点磋叹。古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建庙祭祀,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但前些年鬼神不惧,战天斗地,索取无度,终将报应。
庙要说不大,面积711平方米。往上去,首先是山门,左右设二影壁。就一进院落,有戏楼、大殿和配殿。正对面是大殿,两边是配殿。
门上面是倒座戏台3间,卷棚歇山顶。上书“鸣玉楼”,戏台两边是钟鼓楼。戏台下正中是门洞,两边是各两孔窑洞,称为云房。
东西配殿各三间,牌匾分别为“上善若水”和“礼授尼山”。
院里有20多方碑刻,就这两个比较大,看着有年头。
果然这一块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源神碑记》,碑高277厘米,螭首龟趺。碑阳碑文正书竖排26行、1752字。碑头额雕二龙戏珠,“源神碑记”四字篆额。据说碑阴还有字,我没看见。
殿前的碑不少,外面都是清碑,里面有明碑,这一块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县令王一魁等人的诗碑,碑下部还刻有洪山泉的图.。王一魁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将源神旧庙东移迁于此,并进行扩建。当时连同北宋至道三年(997)《源神庙碑记》、至道三年(997)《重修庙宇碑》和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源神碑记》三通宋代碑石从原旧址一同迁此。源神庙宋前即有之。该庙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唐初尉迟恭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现存建筑规模即是明清的了。
庙里还有万历年间的碑刻《鸑鷟泉水利记》、《介休县水利条规碑》、《新建源神庙记》等记载了介邑许多涉水的历史大事。记录了宋代名相文彦博“始开三河”的功绩,载有明代知县王一魁、史记事等治理洪山水利积弊的实迹及历代水利兴修和水规、水法、水管、水事纠纷解决,水利工程布局、节水、防污等方面的史实。90年代全国第一家水利专题博物馆——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馆在源神庙开放。但现在好像这个博物馆已经没有了,想来源神庙能成为国保,可能这些因素不无关系。
正面大殿五楹,悬山造,灰瓦顶,牌匾上书“胜水灵庙”四字。殿里祭拜的是古代涉水的各路神仙,当然中间是大禹,但看着都是新塑的,还不让拍照。
从庙里出来,庙的外墙壁上的璧心一幅二龙戏珠琉璃很漂亮,但有些特异,上面写着“介休琉璃——中国洪山”,下面落款是刘开宝烧造。2016年11月,有小偷把这“二龙戏珠琉璃壁心”偷走了,直到2019年才破案,小偷是介休本地北辛武村的人。要知道那个村子里有著名的国保“太和岩琉璃牌坊”。现在这个琉璃壁心是介休琉璃制品非遗传承人刘开宝新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