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间越久,越要了解这个心理学原则!

陈曼心理 2024-08-29 15:36:46

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受害者情结,这种心态表现为个体在遭遇不公平对待或困难时,倾向于认为自己是被动的受害者,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或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受害者情结的人可能会感到自己处于无助的境地,从而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1

一个人是怎么变成受害者的呢?

当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吸引你,关注你,照顾你,让你感受到被爱,这段感情里双方都是受益的,你们之间是没有受害者的。

什么时候会出现所谓的受害者呢,一方是受益方,而另一方变成单纯的利益损害方,所以关系的平等交换前提不存在了,被否定和被伤害的情绪就来了。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之所以成为受害者,会不会是因为也从中受益过?

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没对你好过,你也不会爱上对方,更不可能跟对方在一起那么久。在一起的过程中彼此都收获过快乐,你并不是为了受害才跟对方在一起,而是为了受益。

不过这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的贪婪,而是人性本身决定了你要不断的追求受益,才能获得幸福,你所追求的可能是物质价值,可能是情绪价值,也可能是精神共鸣。

对方一旦给过你甜头,你很难违背自己的天性,不去被自己想要的东西吸引,有些人天生就有缺失,比如没有被爱过的女孩,遇到一个对她好的人很难不沦陷,快到自己还无法辨别出这个人是渣男。

你的学识、眼界、生活经历、原生家庭的层级还有你遇到过的人,都决定了你有没有能力辨别出对方是不是把你当备胎了,没辨别出证明的是自己的识人能力,但不能否认自己在发现自己是备胎之前,也的确从这段感情中获得过快乐。

2

受害者们可能由于缺乏一种

早期的“自体客体体验”

而疏于识人,沉迷不健康关系

什么是“自体客体体验”?

这是科胡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我们每个人最初都是活在自恋中,需要借助“自体客体”这个东西把自我伸展出去,从而从自恋走向依恋。

而我们最早的“自体客体”就是妈妈,我们需要借助妈妈,才能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体,否则我们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被剥夺感”,而这种剥夺感就是匮乏感的来源。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最早的“自体客体体验”就是早年间和妈妈的一个关系体验。

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得到需求上的满足,那我们可能无法建立健康的自体功能,长大后就必须借助他人,才能实现自我功能的发展。

比如需要借助外界的评价,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或者依赖伴侣的情绪价值,才能找到到自己被爱的感觉。

那么过于依赖情绪价值的话,就容易在感情里疏于识人,碰到渣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拥有吸渣体质。

你择偶的时候,更关注这个人对自己好不好,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只要情绪价值给到位,你就忽略很多细节而沦陷。

因为一个人内在越匮乏,他的内心就会越破碎,他们匮乏的也不是爱,而是一种早期被看见、被欣赏、被认可的自体客体体验。

比如说一个小孩,如果在他小时候,妈妈总是不停地批评他,打击孩子自尊心,这不仅会剥夺他内心对爱的体验,还会让他产生一种被碾压的沮丧感,他的自体感也会因此受到损伤,长大后他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自卑缺爱、没有力量,说话做事都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人。

在早年间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自体客体体验”,长大后抗挫折能力就差,遭遇到一点不好的事情,就容易进入受害者情结当中。

因为被伤害的体验会唤醒他小时候那些被隔离和压抑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旦被激活,他就会再次表现出对自体客体的渴求。正如温尼科特所说的“他们一生都在寻找母亲的目光。”

受害者心态,从这个角度看,只是一种渴望,渴望被正确的回应和对待,如果没有,就无法接受,其实是这种被认可的愿望尚且处于未分化的原始状态,内心始终有一块匮乏的地方。

那么我们要怎么弥补自身的匮乏呢,自体心理学认为,如果我们早期没有获得很好的“自体客体体验”,那我们在成年后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一段能提供自己情感滋养的关系,借助新的“自体客体”来对自己进行疗愈。

比如说一个理解、支持你的朋友,或是给你提供过很多帮助的老师,他们都可以帮助你重新建立自体的稳定,缓解你内心的匮乏感。

其次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所产生那种“不被爱、低自尊、自我很差”等消极心理,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过去我们在一段不好的关系里得到的反馈。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打破过去旧的关系模式,把过去和现在的体验分开。

比如你觉得痛苦,无法接纳自我,是不是早年间也被打压和欺骗过,剥夺了你对自我的评价?如果是,那你就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过去的经验并不足以评判现在的你,你是值得一段正常的关系的。

3

受害者爱上的可能是施暴者的“人格面具”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人,发现他特别完美,能力很强,对你很好,情绪也很稳定,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那你要小心,因为你爱上的可能不是他,而是他的人格面具。

是卡尔·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一种伪装,为了能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保护真实的自我不轻易受到伤害。

但一个人如果过分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太依赖自己脸上戴的那张面具,那他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抑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真实自我得不到舒展,这个人就可能就会失去“现实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他的内心非常空虚,所以可能会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的成瘾性依赖来帮助他缓解这种空虚感。比如一些人总是喜欢养大量备胎,这个不行换那个,这其实不是人品问题,而是一个面具化的人格的问题。

这类人可能在恋爱前期表现得非常好,对你体贴忠诚,但后期就开始冷暴力,或是频繁出轨、在外面乱搞,不断沉浸在一段又一段的浅层关系中无法自拔,再或者就是沉迷于酗酒、嗑药等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极致快感的体验。

因为他的人格面具和真实自我是不同的,经常会产生非常尖锐对立的冲突,他会对真实的自我产生怀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会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和空虚去做出一系列追求刺激的行为。

当一个人,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怀疑,或者他的价值观出现问题时,他就会倾向于使用“性欲化”的原始防御机制来缓解情感压力,寻找自我肯定和满足感。这也是他在不同的恋爱关系里反复横跳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你爱上一个人,后来发现他跟你认知当中完全不一样了,那极有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爱上的就不是真实的他,而是他的人格面具。

比如说自恋型人格,前期表现得非常完美,给你极致的恋爱体验,各个方面都表现得跟你相适配,但后期你发现自己不过是对方鱼塘中的一条鱼,他流程化的养着一堆备胎,这张面具下,其实没有爱,有的都是对异性的工具化,和对感情的冷漠和亵渎。

那么他是妥妥的施暴者,可以在不同的人面前表演不同的角色,骗你于无形之中。

不是你自己傻,而是对方的面具太具有欺骗性,你们之间并不是所谓的真爱,只是对方表演出来的一场偶像剧。在后期这种假象必然被戳破,恋爱时尚且可以维持面具,但是结婚了对方必然会随着跟你的融合度越来越深而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

很多时候我们说择偶或者识人,都不能只关注他的语言和行为,更不能相信爱情,因为爱是可以演出来的,行为和语言同样也是,你想真正选对一个人进入婚姻,那你就必须要通过他外在的表演,去认清他真实的人格底色,否则你就会踩坑。

4

受害者为什么放不下一个错误的人?

所谓自我怀疑,怀疑的是什么?

是作为备胎还想争取成为对方唯一的的心态,是低位者的自我折磨,是被欺骗后无法自洽的心态?

还是发觉被渣后仍然爱着对方,觉得自己就是犯贱,不断自我攻击的心态呢?

又或者在感情失败后怀疑自身有什么问题,导致自己遭遇渣男?

这些难以断舍离的纠结,其实只是一种分离焦虑罢了。

你不是无法接受自己遇到渣男,是无法接受现在必须要跟一个人分离。

有分离焦虑的人,在分离的时候经历的是一种生存焦虑,而不单单是一种心理问题。

因为小的时候经历过被迫的粗暴的分离,所以没有完成跟“内在的父母”分化的过程,小的时候跟父母分开的时候会有被抛弃的恐惧感,孩子一旦被父母抛弃了就无法生存了,活不下去。

这种无法活下去的恐惧感就会内化成分离焦虑,让你在分离的时候重新体会活不下去的感受。是那些小时候的生存危机感让你焦虑,从而产生对自我的质疑。

如果你清醒的跳出来,你会发现,大多数情绪都来源于对自我的不认可,你明明知道应该离开错的人,但是却离不开,本质上是无法自爱,总认为自己是不被选择的,是被抛弃的,本质上就是低价值感和不配得感在作祟。

你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离不开对方,你更应该做的是关注自我的真实需求,弥补自己的匮乏感。

坦然面对失去的秘诀,就是接受有些付出就是得不到回报,有些人就是生命中的过客,他不是害了你,而是一直戴着面具害自己。

你只需因为他的出现而看清自身的优缺点,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自我就可以了。

因为以后的路是你自己走的,与过往的人无关了。

0 阅读:25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