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上旬,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联合发起衡(阳)宝(庆)战役,对桂系白崇禧的残兵展开千里大追击。
面对交手多次的老对手白崇禧,林彪没有再留任何情面。四野三路攻击兵团全线压上,一路秋风扫落叶,把桂军的防线打得千疮百孔,毫无招架之力。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一封12兵团从前线传来的电报却让所有人都一下紧张了起来:
“135师失联,很有可能已经陷入桂军主力包围圈内。”
“失联”两个字让一向沉稳的林彪都不由得心头一颤。就在一个月前,49军146师因为电台故障与上级失去联系,孤军深入桂军腹地,在青树坪遭遇白崇禧重兵包围,血战10余小时才成功突围。
青树坪一战让146师伤筋动骨,只能转入后方进行休整,教训不可谓不沉痛。而现在前车之鉴仅过去一个月,135师又出现了同样的差错:电台失联、孤军深入。
如果不能及时取得联系,不明敌情的135师无疑将会再蹈青树坪的覆辙。情况已然万急,能不能化险为夷,要看135师自己的应变,四野司令部能做的只有一个“等”字。
前线战况瞬息万变,林彪看着墙上那幅巨大的中南地图,口中不停地念叨着一个名字:
“丁盛!丁盛!”
一、置之死地而后生135师师长丁盛,军中外号“丁大胆”,打仗凶悍又不乏谋略,是四野有名的一员虎将。
这次南线大追击,135师被放在整个四野攻击集团的中间,位置也最为靠前。为了抓住桂军的尾巴狠打,丁盛率领全师一路穿插急行,先是在永丰、青树坪一带,击溃桂军一部,为146师报了一箭之仇,之后又继续向前推进40余公里,成功突破衡宝公路。
不过因为部队冲得太快,135师在急行军中没有来得及架设电台。所以当林彪下达“停止追击,暂勿南进”的命令时,135师根本没有收到。
丁盛哪里晓得,在左右友军已经停止前进的情况下,他的135师孤军冲入桂军防区纵深地带160余里,正好处于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
被四野追着尾巴揍了一路,“小诸葛”白崇禧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一直酝酿着反击计划。看着送上门来的135师,他无疑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支部队根本挡不住,横冲直撞地杀入了桂军的心脏地带;喜的是135师周围并没有其他策应的部队,这就是一支孤军。
作为国军的一流名将,白崇禧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是极为敏锐的,他很快就意识135师孤军深入,并不是在执行什么特殊的作战计划,而是单纯地轻敌冒进。
为了能一口吃掉这支四野前卫师,白崇禧不惜压下血本,命令桂军第176师尾随135师追击,第7军与第48军主力进行正面堵截。
第7军、第48军都是桂军的头号精锐,特别是号称“钢军”的第7军,战斗力甚至不输蒋介石的五大主力。白崇禧短时间调兵遣将,精锐尽出,打出了一招四面合围的组合拳,而这个时候135师的电台才刚刚架好,并成功同四野司令部取得联系。
已经没有任何时间了,万急之下林彪当机立断,亲自下达3道紧急命令:
(一) 电告12兵团、45军、135师:
“135师归四野司令部直接指挥。师、团电台不离人,随叫随到。兵团和军对135师只能收听,不得指挥”。
(二) 电告135师:
“你师被敌4个师包围,你们立即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安下钉子,进行环形防御,振作士气,下定决心,准备抗击绝对优势敌人的围攻,将敌吸引住,以便我各路主力围歼敌人。”
(三) 电告12兵团及各军:
“在目前时期,我40、41、45、46、49、18等各军行动,暂时由我们直接指挥。故各部,特别是先头各师,应特别与我们保持电台联络,随时报告敌情与位置,以便根据密息,及时调动,配合行动。”
林彪的战场反应是惊人的,他知道白崇禧在和他抢时间,所以作为野战军司令员的他,关键时刻行非常之举,直接越过兵团和军,亲自指挥135师接下来的一切行动。
当然,面对一支身陷重围的主力师,林彪所考虑的也并不仅仅是如何让这支部队突围出来,而是想将错就错,用135师作为诱饵缠住桂军主力,四野其他部队则迅速向其靠拢,形成对桂军的反包围。
林彪的战术构想非常大胆,只要稍有不慎,135师将陷入绝境,甚至全军覆没,根本撑不到友军增援。当然,林彪能做出这样的决策,就是因为他相信135师,更相信丁盛。
在接到林彪的命令后,知道自己被包围的丁盛却毫不慌张,他一直以来都将一句话放在嘴边:
“打穿插的部队一定要强,要胆大心细。不要怕四面包围,更不要怕切断归路!”
身陷重围,面对桂军精锐,反而更加激起了丁盛的斗志。他率领135师迅速由攻转守,占据险要地形,构建环形防御,绝境之中以一敌四,死死咬住桂军4个主力师。
白崇禧慌了,他没有想到135师的打法如此疯狂,防线布置滴水不漏,甚至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数次向桂军发起反冲锋。打不垮,冲不动,敢拼命,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啊?
135师的神勇表现,成为了压倒桂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四野中路军从正面压上,东西两路军也成功突破 “湘粤联合防线”迂回到桂军侧后,把白崇禧彻底包了饺子。
看到友军已经赶到,丁盛再次做出大胆决策:
“不守了,攻出去!”
战场形势瞬间扭转,135师冲出阵地,追着桂军主力一顿猛打,一战打掉了敌王牌7军军部、172师师部及两个团共5531人,立下此战首功,并荣获“猛虎扑羊群”的锦旗一面。
白崇禧怎么都不会想到,曾经被誉为“战场神话”的桂军会在这一仗中被彻底打垮,再无翻身之力。他更无法接受的是,给予他致命一击的居然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师长—丁盛。
二、天生战将丁盛是江西于都人,17岁跟随同乡一起参加红军,因为性格机灵被选为了团部的“通信员”,负责跟在团长身边打旗语,帮助指挥部队。
当时红军当中不乏优秀的“红小鬼”,都是14、15岁就从军,甚至很早就成为了基层的指战员。17岁的丁盛年纪不算小,资历也浅,又因为没有被分在作战部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施展才能。
不过对于丁盛自己来说,他倒非常喜欢通信员这一职务。自己没上过军校,不懂打仗,却可在战场上帮着指战员们发号施令,指挥战术变化,旗进人进,旗退人退,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难得的锤炼。
从团部一直到军部,一级一级,丁盛曾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红军中最“老牌”的通信员。不过幸运的是,也正是这个通信员这个职务让丁盛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王稼祥。
1932年,红军刚刚成立总政治部,丁盛就被调任到此,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通信员。一年后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不幸负了重伤,被送往瑞金后方疗伤,丁盛便一直率领通信班跟着他的身边。
作为红军当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王稼祥有两样东西最出名:一支能写敢写的笔,一双能识英雄的眼。丁盛性格直率,脑子又活,虽然很少上前线,但讲起打仗来却是一套一套。王稼祥和他朝夕相处,很快就发现自己身边这位小通信员,其实天赋无限。
一个是总政治部主任,一个是通信班长,身份、年纪都相差巨大的两人却亦师亦友。王稼祥非常喜欢丁盛的聪明伶俐,手把手地教他习字,讲课文,送他去红军学校学习,后来更是亲自写信把丁盛推荐了三军团的彭德怀。
王稼祥的慧眼识才,彻底改变了丁盛的命运。
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丁盛,来到作战部队后,在战场上却完全是另一副面孔。先打遵义,再战娄山关,每次冲锋他必然亲自带队,轻伤不下火线,“大胆”之名传遍全军。就这样,屡立战功的丁盛甚至直接跳了两级,从班长跳升到连指导员,又从连指导员跳升为团政委。
1945年9月,担任团政委的丁盛奉命率领教导2旅1团开赴东北,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1师1团,即著名的“红一团”,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
所以在路过晋察冀时,老首长聂荣臻硬是要让丁盛带着部队留下了,为此还特意向上级打了几次报告。当时恰逢锦州失守,为了保卫热河,丁盛和1团也就这样半路被划归了晋察冀军区。
留下来了就要整编,晋察冀军区决定以1团为核心,加入冀中31团和新组建的冀热辽军区特务团,合并成立27旅,并由丁盛担任旅长。
这是丁盛第一次担任军事主官,不过27旅这个旅长却是很不好当。因为战况复杂,他手下最能打1团很快就被抽走了,只剩下两个实力较弱的地方团。
一个新手旅长带着一群新兵,27旅一下就从主力划到了偏师的行列中。而且因为长期在地方作战,27旅养成了很重的游击习气,战法老套,部队连1门山炮都没有,只能打小仗,啃不动硬茬子。
连丁盛自己都承认:
“我们在晋察冀打了一年半游击,部队都打成了游击师。”
直到1947年7月底,27旅被改编为东北野战军8纵24师,丁盛也遇到了人生中的又一位老师—林彪。
当时24师在8纵当中实力最弱,根本比不得其他两支野战师,所以每逢大战都是被纵队司令黄永胜当作预备队来用,虽然偶然立功的机会,但大多时候都是给主力部队打打下手。
其实不仅是24师境况如此,当时东北野战军虽然兵员众多,但成分却五花八门,很多原来的地方部队都是只会打游击,打不了硬仗。这就导致每次打大仗的时候,一些指战员根本不敢用这些部队。
作为东野司令员的林彪,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要提升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就必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并且“强兵先要强将”。
在四野的干部会议上,林彪首先明确了一个点:部队必须学会如何去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攻坚战,指挥员打仗也要讲战术,不能还像原来一样蛮干。
为此林彪还亲自在东北部队指挥员中讲授、推广的一系列实用的战术原则,讲“三种不同情况的三种不同打法”、 “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作为曾经抗大的校长和主讲战役学的“班主任”,林彪讲起战略战术来深入浅出,且生动形象,即使是大老粗也能听懂。
林彪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丁盛就是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丁盛对林彪的军事思想由衷的钦佩,他曾在晚年回忆到:
“在东北对我个人的军事思想,指挥部队作战是一个飞跃。这样我就有办法了,什么情况怎么办,脑子里有一套东西了,原来没这些东西。部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不是一般的高。”
在林彪军事思想的影响下,丁盛的进步非常迅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他手下的那支“游击师”也在战场上累立战功,最终衡宝战役一战成名,成为四野大名鼎鼎的一支“猛虎师”。
三、让印军永远记住“54”的番号1952年10月,为了支援朝鲜战场,四野第44军和第45军被要求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战。不过因为这两支部队都拥有辉煌的历史,战斗力也不相上下,所以在番号的问题上谁也不肯让步。
到最后还是周总理一锤定音:
“两个军的番号都可以保留,44军选一个“4”,45军选一个“5”,就叫54军!”
作为一支强强联合的王牌部队,54军下辖的3个师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功勋部队,而其中名气最大的,正是那支衡宝战役中“腰斩桂军”的老虎部队135师。
强兵自然得要强将来带,在54军首任军长的选择上,上级点了丁盛的将。曾任四野参谋长的萧克将军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丁盛外号丁大胆,54被称为铁军,让大胆将军来带铁军再合适不过了!”。
54军到了丁盛手中,成为了最能啃硬骨的一把尖刀,从抗美援朝到西北平叛,54军每次都是临危受命,打的都是难打的仗,却从未失手。
而很快,54军又迎来了扬威天下的一仗。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印军无视警告,继续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肆意侵占和蚕食我西南领土,甚至大言不惭地在谈判桌上索要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领土。
面对印军的猖狂侵略行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打响,打击的核心目标就是印度东北军团。在战事最复杂的东段,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自点名54军130师,并要求丁盛迅速成立“丁指”,全权指挥此次战役。
和抗美援朝一样,对印反击战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卫国战争,上级已经下了死命令:就是要和他死打硬拼,自己部队伤亡大一点都不要紧,非消灭敌人不可
11月6日,率领指挥所抵达一线的丁盛,也意识到这场仗其实比预想的要更加复杂,很多战场的关键因素都是不利我方的:
(一)130师并非即战力
在接到作战任务时,130师正在四川执行生产任务,全师48小时内从一百多个生产点收拢集中,紧急开赴前线,没有动员,也没有备战,很多战士甚至没搞明白要打什么仗,还以为是东南沿海有作战任务。
而且部队从四川雅安等地出发,沿川藏公路紧急开往中印边境,一路上都是断崖峭壁,战士们的消耗可想而知。就连部队的卡车司机压力都非常之大,如此大规模且有时间限制的运兵,根本不敢马虎,翻1辆车那就是一个排。
(二)没有后勤的一仗
因为战事紧急,运输困难,54军根本来不及补充后勤,甚至整个后勤处,都只上来了一个副处长,粮食不够,主攻团吃的都是稀饭。炮弹也不够,因为无法携带重炮,130师只拉来了两门120迫击,而且就为了运这两门小炮,都动用了整整两个连的兵力,炮弹都是用肩挑的
在山地作战没有后勤,除了速战速决,丁盛没有第二个选择。
(三)印军有备而来
东段的主战场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1000公尺左右,山高林密、河流交错,地势非常险峻。印军在此经营20余年,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甚至光地堡就修建了1000多个,分散各处,易守难攻。
而且和仓促出战的130师不同的是,印军为了这次的瓦弄作战行动足足准备了2个星期,无论是兵员还是物资都很充足。特别是印军驻防瓦弄的第11旅,其三分之二的部队都参加过二战,在北非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又在缅甸跟日本人交手,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
印军东线军事行动总指挥考尔自信心满满,认为只有1天便可以结束战斗,而且他把总攻的时间定在14号,因为这天是尼赫鲁的生日,印军计划以一次大胜,作为献给尼赫鲁的生日献礼。
可也正是因为信心过于爆棚,印军对瓦弄地区的进攻计划完全没有保密,甚至还在报纸上登了出来。总参正是因为得到这个消息,才命令130师转向瓦弄地区。而印军对此毫无反应,连130师抵达瓦弄竟浑然不知。
印军赶着用一场胜利给尼赫鲁祝寿,留给丁盛的时间也同样不多。为了速战速决,丁盛出手就是狠招:要打就打他的要害,130师两路并进,主力由正面突破、突击纵队从侧后纵深迂回,形成关门打狗,力求全歼印军11旅。
11月16日,丁盛下达总攻发起的命令,130师全线压上。不过战斗没打多久,战士们就发现情况完全不对,印军的火力完全不像他们自己吹嘘的那样。
130师是从生产一线拉过来的,但战士们都是清一色的56式,士兵手上是10发弹容量的56半,班排干部手里是30发的56冲,加上每个班一挺56式班用机枪。但印军的武器就比较寒碜了,用的还是英国半个多世纪前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少数人才有半自动步枪,机枪的数量也少于我军。
至于号称“永远不能被攻破”的那一千多个碉堡,更是丢了大脸,绝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使用大量木桩和树枝,前方摆几个麻袋,头顶架上木桩就是个碉堡,表面用泥涂抹,什么钢筋水泥一概没有。
这样粗制滥造的工事别说挡不住迫击炮,甚至手榴弹都一炸一个准。130师的战士甚至戏称:
“印军的碉堡根本不能算工事,顶多是个窝棚。”
战斗仅仅只进行了10多个小时,印军就在130师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其主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到峡谷、深山密林,至于那位夸下海口的印军总指挥考尔,更是带着属下灰溜溜地乘坐直升机逃回了国内。
下午17时,130师全面占领瓦弄,全歼印军11旅1200多人,缴获火炮60多门,步枪近千支。
瓦弄大捷震动世界,国外的报纸就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他们就像小刀切黄油一样解决了战斗”。
而西德《世界报》则对54军赞许不已:
“54军翻越了在不久前连登山队也很难爬上去的高山,简直像风卷残叶击败印军”。
而武侠大师金庸更是直接用12个字来评论这次胜利:
“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丁盛和54军一战摧毁了印军幻想了数十年的美梦,这场惨败让他们很多年都没有缓过来。直至现在,在印军军校的战役课上,他们模拟的假想敌代号仍是“54”。
1999年9月5日,丁盛将军于广州病故。告别大厅里,一副对联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战衡宝,平西康,攻瓦弄,人称大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