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新歌首发冲上热搜!各地方政府文旅集体转发,为何?启示!

沈煜城了 2025-02-22 08:47:38

董宇辉的新歌让人意外又觉得自然,说不清是什么味道,站在大楼里往远处看,那些山河就像一串串跑马灯,闪来闪去都是回忆,他唱着唱着,倒把文旅也给带火了。

这歌刚发布的时候网上就炸了,一群人哭着说想家,搞得下面的评论区都变成了哭哭啼啼的日记本,手机屏幕上都是各地的方言,好像每个人都在大声喊着要回家。

有人拿着手机听歌,抱着暖水袋缩在出租屋的床上,想起老家冬天烧炕的味道,那热气从炕缝里钻出来,和着老爸劈柴的声音,这些画面就这么冒出来了。

一个在北京打工的山东小伙,听着听着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想吃妈妈腌的大葱,那个味道在北京的料理包里找不到,思乡的味道就是这么简单。

董宇辉的嗓音有点沙哑,唱得也不算标准,但就是这种不完美反而戳中了人心,因为谁还不是个业余的思乡者呢。

评论区里有人说,这歌不是在唱歌,是在讲故事,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那个坐在村口大树下吃冰棍的自己。

陕西文旅跟着蹭热度,把《吾乡》配上了华山日出的画面,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让人想起小时候课本里的山水画。

湖北文旅也不甘示弱,武汉的樱花开了,配上董宇辉的歌声,那些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舞,好像在向游子招手。

山东文旅玩得更溜,把潍坊的风筝放到天上,配上《吾乡》的旋律,那些风筝线牵着人们的目光,也牵着游子的心。

河南文旅也来凑热闹,龙门石窟的佛像在夕阳下闪着金光,那些千年的记忆和董宇辉的歌声融在一起,让人感叹时光的力量。

董宇辉以前是讲英语的,现在唱起了中国风,这转变来得猝不及防,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挺自然。

他去年办了场音乐会,花了五百万请来非遗传承人,把古老的技艺和现代的舞台结合在一起,那时候就看出他想搞点新花样。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跨界唱歌,他笑着说就是玩玩,这种不装不造作的态度反而让人觉得舒服。

现在的文旅宣传不能光说这山那水多美,得让人感受到里面的温度,董宇辉的歌正好打开了这扇门。

他把自己的故事和大家的故事串在一起,让每个听歌的人都能找到共鸣,这种营销方式比单纯的景点介绍要深入得多。

文旅部门也该想想,光靠一首歌火一阵子不够,得把硬件设施跟上,不然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来第二次。

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都在外面打拼,思乡这个话题就跟他们的痛点对上了,《吾乡》正好戳中了这个软肋。

这首歌里还加了点方言,听起来特别接地气,既不会让外地人听不懂,又保留了家乡的味道。

音乐比直播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一直传播下去,不会像直播那样看完就散。

现在国家在搞乡村振兴,要是能用这种文化情感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回乡,可能比单纯给政策更管用。

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让地方文化传播得更快了,但也可能让地方特色变得模糊。

传统文旅部门得改变思路,不能光想着卖门票,得帮着人找回那些丢失的情感联系。

看来《吾乡》这首歌不仅仅是唱给游子听的,也是给文旅部门上了一课,教会他们用情感来讲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