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多尔衮在清朝开国那会儿,真的是个挺牛的人物,好多研究历史的专家都夸他。都说他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那可是个不可或缺的大角色。
但这个了不起的人物,39岁那年突然离世,真让人觉得可惜。
通常来说,史书都是这样写的:顺治七年十一月那会儿,多尔衮跑到古北口那边打猎,结果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受了伤。因为那时候医术不咋地,到了十二月初,他就在喀喇城没了,年纪轻轻的,才活了三十九岁。
顺治帝把灵柩接回北京后,就封他为义皇帝,还给了他一个庙号叫成宗。他的葬礼也是按皇帝的级别来办的,最后他被安葬在了北京东直门外面。
多尔衮正值壮年,怎么突然就死了呢?
一般来讲,从马上摔下来受点伤其实不算是啥大问题,更别说治不好了。你想啊,那时候多尔衮可是个亲王,他身边的医生肯定都是顶尖的高手,哪能连个伤都治不好呢?
有些历史学家提出,多尔衮的伤口可能只是简单涂了石灰处理,结果伤口因此恶化腐烂了,这事儿靠谱吗?所以说,多尔衮到底咋死的,真让人难以相信,直到现在还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谜团。
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没的?今天,咱们终于知道了多尔衮39岁突然去世的真相,清史研究者说了,不是因为生病,这背后有隐情。
【一、多尔衮暴毙的第一种说法】
关于多尔衮突然去世,有个说法是他因为脑溢血没的。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他之前身体就一直不太好。
多尔衮打小身子骨就不咋好,老是生病。等他长大成人了,又整天在战场上拼杀,所以受的伤特别多,其中还有不少是不好治的暗伤。
这个说法被大家接受了。毕竟他自己都提过,在松山大战那会儿,他太过费神,结果落下了病根。进了关以后,他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法休息,身体老是不舒服,经常觉得头晕脑胀。他自己也承认,得了那个“素婴风疾”,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脑血管病。
所以,大部分学者都觉得多尔衮的死,是因为外面的一些事儿突然引发了脑出血。
这事有确凿的证据。你看,爱新觉罗家族那时候确实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问题,就像莽古尔泰、德格类、皇太极、豪格这些人,他们都是突然因为脑溢血去世的。
莽古尔泰一大早,八点钟那会儿,突然间就生病了。没过仨钟头,人就没了。Erie走的时候遭了不少罪,头疼得要命,疼得连话都讲不出来了。
过了两年,德格类也没了,走的方式跟莽古尔泰一模一样。
皇太极在崇德八年那会儿,突然间就没了,其实在这之前,大家伙儿都知道他身体不行,有脑溢血这毛病。
所以,能肯定的是,多尔衮同样有家族里传下来的心脑血管方面的毛病。
他最终还是因为这个病离世了。
多铎早早离世,身体不好是其一,早死也是关键。多尔衮和多铎,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两人关系铁得很。虽说有时候因为政治上的看法不一样,也会拌几句嘴,可他们的兄弟情深,那可是公认的。
多铎因为天花突然离世,这事儿对多尔衮打击可不小。从那以后,他心情就一直很差,身体也跟着遭了殃。
他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重创,结果又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然后他就这么没了。
【二、多尔衮暴毙的第二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他有可能是被人杀害的。
谁能动得了多尔衮,想想那时候他势力多大,普通人哪敢动手。能有机会杀掉多尔衮的,就那么寥寥几个,比如顺治、阿济格,还有孝庄太后(这个稍后再说)。
多尔衮去世那会儿,顺治皇帝才13岁,根基不稳。他虽然心里头对多尔衮的一套做法很不乐意,可无奈自己力量太小,根本没办法反抗,所以咱们可以先把他从怀疑对象里划掉。
第二个值得怀疑的家伙是阿济格。据说,在多尔衮去世那会儿,《世祖实录》里头写了,阿济格这家伙没在多尔衮身边,他正忙活着去抢蒙古大佬葛丹的闺女当老婆呢。
但这没法证明他当时不在场。要知道,像他们这种大权在握的人,想要谁的命,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那时候的说法是,大部分学者都觉得多尔衮是突然间因为外部原因引发了脑出血死的。脑出血这病来得快,要是那时候把病人惹毛了,让他生气发火,那医术再高明的大夫也没辙,救不回来。
这就说明了,多尔衮在生病期间,要是猛然间碰到些特别让人震惊的事儿,他的病情就会一下子变得更糟,然后就突然没了。
多尔衮跟他大哥阿济格关系挺僵,阿济格心里头不爽多尔衮,觉得就是因为多尔衮,自己才没能当上摄政王。再加上这回阿济格要娶葛丹家的闺女,结果多尔衮也相中了。阿济格心里窝火,干脆就先一步把葛丹的闺女给娶了。
他心底藏着更深的盘算,要是多尔衮晓得他抢亲那档子事,不晓得会咋样……于是阿济格一不做二不休,真就这么干了。这举动简直就是往火堆里添柴。
多尔衮是怎么得知阿济格那些小动作的呢?其实挺简单,只要找个在他身边的人,瞅准时机,把事儿一说,就行了。
这家伙啥身份已不再关键,关键的是多尔衮一听这消息,铁定会恼火,接着血压嗖嗖往上涨,血管说不定就撑不住了,随后,“嘭”的一声就响了!
结果就是这么回事,后面也没啥可说的了。
【三、多尔衮暴毙的第三种说法】
多尔衮突然去世的另一种猜测是,孝庄太后暗中策划,让别人背了锅。
换句话说,多尔衮突然离世,主要是因为脑溢血这病来的急。但阿济格在那时候煽风点火,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而深挖背后的缘由,这事儿其实跟孝庄太后脱不了干系。
顺治帝年纪小,手里没实权,特别想把那个嚣张的多尔衮给解决了。但一来自己没那个本事,二来多尔衮跟他老妈孝庄太后之间关系有点暧昧不清。为了老妈,顺治只能先憋着,不过心里头那个恨啊,是越来越深。
孝庄太后心里头肯定都清楚,也都默默记着呢。
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事儿有点模糊,不过我觉得主要还是利益纠葛。孝庄和顺治孤儿寡母没势力的时候,是多尔衮出手帮了他们。虽然这也可能是多尔衮没当上皇帝后的退而求其次,但他确实帮了忙,孝庄心里肯定是感激的。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多尔衮手握重权,跟他儿子顺治之间的关系就越闹越僵。而且多尔衮娶了很多小妾,对孝庄的态度也越来越差。
多尔衮压根儿就没瞧上顺治帝,让小皇帝啥事都得听他的。孝庄太后心里头可明镜似的,哪儿能容得下这种事儿。
顺治想要亲政,多尔衮却成了他路上的大障碍,必须得解决掉。换句话说,那时候孝庄心里肯定是想拿掉多尔衮的,不过因为好多事情没办成。
但真正让孝庄太后拍板做决定的,不是别的事儿,就是多尔衮对豪格和济尔哈朗处理得太过头了。
多尔衮和豪格之前为了皇位争得不可开交,但结果却是福临坐上了皇位。这样一来,多尔衮就成了辅政大臣里的摄政王,手握大权。而豪格呢,就被挤到了权力圈子外边。
真让人恼火,多尔衮压根儿没给豪格好日子过,硬是在牢里把他给整死了。豪格一死,多尔衮立马就把豪格的老婆给娶了。
要是真有孝庄太后嫁给多尔衮这事儿,那多尔衮现在的行为,简直就是往孝庄太后脸上抹黑。从这就能看出,孝庄太后对多尔衮得多不满意。
在豪格那档子事儿里,多尔衮不光收拾了两黄旗里那些唱反调的人,还顺手牵羊,把郑亲王济尔哈朗也给拉下了马,削了他的官,夺了他的爵位,直接给扔进了大牢,等着秋后问斩。
以前,多尔衮找茬说济尔哈朗建的府邸太奢华,不合规矩,就把他的辅政王职位给撤了。虽说济尔哈朗没了辅政王的头衔,但他还是铁帽子郑亲王,手里还管着镶蓝旗的兵马。这回,多尔衮瞅准机会,直接把济尔哈朗关进了大牢,把他手里的权力全给夺走了。
其实济尔哈朗压根儿没得罪多尔衮,他就是多尔衮和豪格斗气的无辜牵连者。孝庄呢,对济尔哈朗那是相当信任。
所以,想除掉多尔衮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就在这时,多尔衮恰巧从马上摔下来生了病,而阿济格也瞅准机会,打算对多尔衮动手。
好运降临!多尔衮真的咽气了!他一走,阿济格立马就派了三百精兵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大学士刚林察觉了他们的计划,立马派了精锐骑兵快马加鞭赶回北京,把城门关得严严实实进行防守。阿济格派出的那三百名精骑兵,一个不剩全都被干掉了。
阿济格被郑亲王济尔哈朗派重兵紧紧盯着,一靠近京城就被关了起来,最后就这么死了。事情的经过咋样不关键,关键是看最后啥结果。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多尔衮从马上摔下来后,孝庄赶紧告诉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一听就明白了。接着,他就去找了大学士刚林商量。阿济格呢,他利用了一个人把多尔衮给解决了。而济尔哈朗呢,他又通过刚林把阿济格给摆平了。
按照那时候的真实状况,孝庄就那么轻轻一推,没想到多尔衮竟因为脑出血,一气之下就没了。阿济格一看情况不对,就急了眼,乱来一气,结果啥也没捞着,还搞砸了。
这事儿就这么搞定了!就像是螳螂正要去捉蝉,结果黄雀偷偷跟在后面。最后啊,还是那躲在最后头的人捡了便宜。
【结语】
多尔衮离世没多久,顺治帝就开始自己掌管朝政了。济尔哈朗他们一群人,给多尔衮罗列了一堆的罪名上报上去。
顺治早就对多尔衮的一意孤行不满了,特别是看到奏折上说多尔衮把豪格给逼死了,他立马就火了。尽管一个月前他还亲自给多尔衮追封了“义皇帝”的称号,但这次他下定决心,直接下令剥夺多尔衮的爵位,拆掉他的庙宇,取消他的谥号,把他从宗室名单里踢出去,还把他的财产都充公收进了宫里。
说白了,皇家的心最狠。多尔衮活着的时候再怎么风光无限,死后那凄凉样儿真是让人叹气。
多尔衮对清朝那是真忠心,没得说。但话说回来,他这人性格太傲,做事独断专行,对权力那是看得太重,啥事儿都得他说了算。
这让那些身居权力要职的皇族和官僚们不得不暂时低头服从。只要逮到机会能把他们拉下马,他们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所以,多尔衮39岁突然去世的原因终于被弄清楚了,研究清朝历史的专家说,他可不是因为生病才走的,这事背后有隐情,是真的有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