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医疗(002901.SZ)彻底爆了。
1月13日,9.99%涨停;1月14日,+5.84%;1月15日,+3.3%;1月16日,-2.26%;1月17日,+3.56%。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0%。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3.5亿元-3.9亿元,同比增长493.5%-561.33%;扣非净利润2.8亿元-3.2亿元,同比增长2552.75%-2931.71%。
注意,最大飙升29倍!
作为上一轮牛市的明星公司,短短一年时间暴涨近5倍,但在集采的打击下股价暴跌又超过80%。所以,站在新一轮的业绩起点,这会是巨大机会吗?
咱们从公司的经营业绩说起。
大博医疗的主营业务是骨科医疗器械耗材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创伤类耗材、脊柱类耗材、关节类耗材以及微创外科类耗材、口腔种植耗材等等。
注意,以上产品,属于是集采的重灾区。
这也是为什么,从2022年开始大博医疗的盈利能力迅速恶化。
2022年,大博医疗净利润暴跌86.25%,骤降至9256万元;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5897万元,同比下滑36.28%。
但是,就在大家认为将进一步下滑,甚至发生亏损时候,大博医疗的盈利能力大幅好转。
取中位值计算,2024年Q1至Q4,大博医疗净利润分别为6173万元、7652万元、1.01亿元和1.3亿元,逐季度明显改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此前两年四季度的净利润均为负数,大博医疗重新回到了增长的轨道。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博医疗是如何摆脱泥潭的?
首先,跟2021年和2022年不同,在经历了两年的大幅降价后,2023年骨科类医疗器械集采已经趋于温和。2024年第三季度,大博医疗的毛利率为71.24%,同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
其次,集采之下,国产替代在真实发生。以人工关节为例,集采之前国产品牌占比只有30%,2021年第一次集采时提高至53%左右,首次超过进口品牌,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68%。
也就是说,以大博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在不断吞噬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使得盈利能力回暖。
但是注意,大博医疗盈利能力的改善,不单单归结于外部因素。
就拿2024年前三季度来说,大博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速145.5%,但是,同行公司威高骨科(688161.SH),净利润增速是34.66%;另外像凯利泰(300326.SZ)和春立医疗,同比下滑仍在50%以上,继续恶化。
这么说吧,盈利能力改善的背后,更多靠的是公司的努力。
第一,公司产品线丰富,除了骨科之外,大博医疗还布局了微创外科、齿科、神经外科等领域。2024年上半年,微创外科类和神经外科类产品的营收增速分别是36.67%和58.42%,齿科类产品营收增速是84.93%。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点。
第二,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公司的创新能力。2021年至2023年,大博医疗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7亿元、2.57亿元和2.85亿元,研发费用率在15%以上。
2022年,大博医疗开发的髓内钉导航系统,打破了进口垄断局面;2024年,新推出的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是国内第一款基于3D打印聚合物的多孔椎间融合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靠创新啃硬骨头。
最后说说实控人的股权。
尽管说,在2023年下半年的时候,大博医疗实控人发生过减持,但是,减持比例并不算大。另外,在2021年和2022年股价下跌最惨的时候,实控人并未发生减持;截至目前,林志雄和林志军的持股比例合计是83.6%,股权可以说是高度集中。
要知道,实控人即便减持一半的股份,也丝毫不会影响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这个角度说,实控人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而不是为了割韭菜。
大家觉得,靠着公司自身的努力,叠加我国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背景,大博医疗的前途如何?
一支穿云剑
谁还买医药股,前几年和酒一起吃的够吧不,看看那个达安,涨到40多现在剩几块[笑着哭]
三月天
会不会是造假?
用户10xxx70
骨科材料大幅涨?是骨头断了的人大幅增加吗?
HCY
看得到新闻的冷门股票,基本上是在找人接盘,[静静吃瓜]
用户16xxx99
是卖到俄罗斯 乌克兰和加沙去了吗[笑着哭]
平凡人
国产替代率提升到头,已失去增涨空间,随着人口减少,未来业绩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