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间发生了许多战争,不仅有外战,也有内战。唐代的战争,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唐朝对外战争主要有六场,胜者居多,也有失利。一是唐与突厥之战: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分别于公元64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
二是唐击吐谷浑之战: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4年),吐谷浑进袭唐廓(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廓受到威胁。李世民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大败吐谷浑,唐军乘胜追击800余里至青海湖后班师。
三是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百济和唐、新罗之间的战争。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就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
四是唐与吐蕃之战:公元7世纪至9世纪发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战争,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陇右、关中(今甘肃、青海、陕西一带)和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的长期作战。
五是唐与奚、契丹之战:唐朝与契丹、奚等东北部族在今河北、辽宁西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的多次作战。奚、契丹在唐太宗时内附唐朝,建立了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
六是唐与大食之战:大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唐与大食是八世纪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当双方的扩张势力到了中亚时,两大帝国就有了接触。
但是发生的一场内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公元 755 年,安禄山率领叛军在范阳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出逃入蜀。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让大唐王朝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为了平定叛乱,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组织了大规模的反攻。唐军与叛军在长安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场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战争是残酷的,无数的士兵和平民在战争中丧生。长安城被攻破后,遭到了叛军的洗劫和破坏,繁华的都市变得一片狼藉。
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战斗,唐军终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平定了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文人们用诗歌记录下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唐代战争频繁,边疆烽火不断,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了国家的安宁和荣耀而战。许多学子也怀揣着报国之志,纷纷放下书本,投身军营。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的大意是:明亮的烽火照亮了西京,心中不由生出气愤之情。拜辞皇宫,手执兵符带队出征,万骑精兵勇将将敌军重要城池包围。大雪纷飞,使得军旗失去了鲜明的颜色,咚咚震响的战鼓与风声和在一起。我宁肯做一个冲在队前的小军官,也比做一个只会运筹文字的书生要强。
杨炯为“初唐四杰”之一,生于公元650年,为官之后,一心想为国出力。可惜,当时国家重武轻文,杨炯虽空有才情,却为一介文官,想要功成名就,想要报效祖国并不容易,更有甚者,很多以文著称的官员不得不弃笔从戎。面对这样的现实,杨炯自然难免心有不满,所以内心的压抑可想而知。
唐高宗永隆年间,中原受到吐蕃、突厥的多次侵袭,当时的礼部尚书裴行俭带领队伍出征平定匈奴,杨炯恰恰是基于此现实,才真正描写出了读书士子出征边塞的无奈与一片爱国赤诚之心。通过诗句,读者可看到一位士子弃笔出征,与家人告别,征路壮观,甚至内心愿为国牺牲之情怀。全诗虽然跳跃,但色彩鲜明,且情节生动,短短几句诗便把整个现实状态抒写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佳句,可以使我们从中品读到作者强烈而激昂的爱国之心,使人读后又莫名心酸。这种用实际情况来抒发内心思想活动的写法可谓一箭双雕,不但表达出了自己宁为国死的决心,更点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难怪后人多将此看作杨炯为抒不平而作的发泄之诗。不过,全诗除不乏书生爱国的豪壮之情之外,让人们体会更多的是作者雄劲有力的高超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