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周总理听说有人反对王进喜,说道: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

小西饭体育日记 2024-11-11 03:54:16

1967年,周总理听说有人反对王进喜,说道: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

1967年初春,一份来自大庆的报告摆在周总理的案头。这份报告反映,有人对王进喜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他过于激进,不够稳妥。当周总理看到这份报告时,原本平静的脸上泛起了一丝涟漪。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窗外的北京,春寒料峭,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周总理回想起几年前在大庆油田看到的那个"铁人"形象:在漫天风雪中,一个人影巍然挺立在钻井台上,执着地凝视着远方。"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总理轻声说道。是什么样的质疑?又是什么样的坚持,让一向沉稳的周总理说出了这样的话?

一、风雪中的起点(1959-1960)

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荒原深处,一支由王进喜带领的钻井队伍,历经三月奋战,终于在松基三井区打出了第一口高产油井。这口油井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石油井,它的诞生恰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这口油井的开凿过程充满艰辛。当年9月初,王进喜接到紧急调令,要求从甘肃玉门赶赴东北。当时正值寒露时节,松嫩平原已开始飘雪。钻井队伍到达目的地时,发现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连一间像样的房屋都没有。

王进喜带领工人们顶着寒风,靠着一把铁锨、一根绳子,在齐腰深的沼泽地里一点点探路。他们用芦苇编成草排,铺设钻机基础;用泥浆和稻草,搭建临时住所。为了赶在冬季到来前完成钻探任务,王进喜和工人们24小时轮班作业,经常顾不上吃饭。

就在这口油井即将完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了钻井现场。零下20多度的低温,加上9级大风,让许多设备都结了厚厚的冰层。王进喜带头爬上40米高的钻塔除冰,浑身的棉衣都被冻得硬邦邦的。正是这种不畏严寒、持续奋战的精神,最终确保了这口具有历史意义的油井顺利建成。

当年10月1日,王进喜作为劳动模范代表来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公交车顶上的大型黑色气袋。当他询问同行的北京同志时,才得知那是因为缺少石油,不得不用煤气来代替。这个发现让王进喜深受触动。

在北京期间,王进喜还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在一个展览区,他看到了一张1940年代的照片,照片上显示当时中国99%的石油需要进口。看着这些数据,王进喜的拳头不由自主地攥紧了。他站在展览厅里,沉默良久,最后在参观簿上郑重地写下:"我一定要为祖国多打油,打好油。"

从北京回到大庆后,王进喜立即投入到更加紧张的工作中。他在工作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石油工业必须自力更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带领钻井队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创造了月进尺4000米的纪录,这在当时的国际石油钻探界都是罕见的。

二、铁人精神的诞生(1960-1963)

1960年的大庆,寒风依然凛冽。这一年初春,王进喜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一个月内完成一套钻机的转场安装。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大的困难是,通往井场的道路还未修建完成,重达60多吨的钻机设备无法运输到位。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王进喜召集了他的30多名队员。他们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这项任务。队员们将钻机拆解成小块,用绳子捆绑,靠人力肩扛手抬。三天三夜,这支队伍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艰难前行。工人们的肩膀被磨出了血泡,手上的冻疮裂开,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王进喜一直在队伍的最前方,背着最重的设备部件,为大家探路。

设备运到后,新的困难又出现了。钻井需要大量的水源,但井场周围的水源都已结冰。有人建议等到开春再动工,王进喜却说:"就是一盆一盆端水,也要按期开钻。"于是,工人们开始了更艰苦的工作。他们用水桶、脸盆,甚至把安全帽也派上了用场。在零下30多度的天气里,他们砸开冰面取水,从数公里外的水源地往返运送。一个上午的时间,竟然用这种方式运来了70多吨水。

1962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让王进喜获得了"铁人"的称号。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一口正在钻探的油井突然出现井喷征兆。情况十分危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整个井场的毁灭。当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往井口注入足够的泥浆,但泥浆调制池里的搅拌器突然发生故障。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纵身跳入了40多度的泥浆池中。他用自己的身体代替搅拌器,在泥浆中来回游动,搅动泥浆。整整四十分钟,他在泥浆池中奋力搅动,直到新的搅拌器送到现场。这一幕被现场的摄影记者拍了下来,照片很快传遍全国。人们被他这种舍身忘我的精神所感动,称他为"铁人"。

这个称号带来的不仅是荣誉。1963年春天,一场重要的技术革新会议在大庆召开。会上,王进喜提出了"三铁"工作法:铁人、铁心、铁脚板。他强调,石油工人不仅要有钢铁般的意志,还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他的带领下,钻井队开始系统总结经验,改进钻探技术。他们创造的"三下"钻井法,将钻井速度提高了近一倍,这一技术很快在全国推广。

到1963年底,王进喜带领的钻井队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全国纪录。更重要的是,他们探索出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方法,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使"铁人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包含了科学求实的态度。

三、领袖与铁人的交集(1964-1966)

1964年8月的一天,大庆油田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周恩来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专程来到这片黑土地上。这是他第一次到访大庆,也是与王进喜的首次见面。当时,王进喜正在1205钻井队现场指挥作业。接到通知后,他匆忙擦了擦手上的机油,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就赶到了会面地点。

周总理对大庆的这次视察持续了三天。他走进钻井队的简易房,询问工人们的生活条件;走上钻井平台,仔细了解钻探工艺;在技术会议上,他还详细询问了王进喜关于提高钻井效率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当他听说王进喜带领团队创造的"三下"钻井法后,立即要求详细介绍这项创新技术的具体内容。

1965年春节前夕,周总理第二次来到大庆。这一次,他专门来看望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石油工人。当时,王进喜正带领队伍进行一项技术改造。周总理来到现场时,发现工人们的工作服都已经被冻得硬邦邦的。他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后勤保障,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196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在北京举行的生日宴会上,工人代表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王进喜。这是他第一次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如此重要的场合。在宴会上,毛主席特意询问了大庆油田的生产情况,对王进喜说:"要把大庆精神传遍全国。"

1966年初,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专门谈到了王进喜的事迹。他指出,王进喜不仅是一个勇于创新的能工巧匠,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邓小平特别强调,在工业战线上,既要有王进喜这样的创新精神,也要有严格的科学管理。这次讲话对推广大庆经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这一时期,大庆油田迎来了一批国际石油专家。他们对王进喜团队创造的多项技术革新表示惊叹。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专家在考察后说:"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能够实现这样的钻探效率,这证明中国的石油工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同年夏天,周总理第三次来到大庆。这次视察中,他特别关注了大庆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在一次座谈会上,王进喜汇报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气动取心钻具",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钻探效率。周总理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快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这些高层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大庆油田的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王进喜和他的团队也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技术交流,将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石油工人。这些交流活动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对质疑的回应(1967-1968)

1967年初,一场关于王进喜工作方式的争议在石油系统内部悄然展开。有人提出,王进喜带领团队创造的高速度记录存在安全隐患,认为过分追求速度可能影响钻井质量。这些质疑很快传到了北京。

面对质疑,王进喜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1967年3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开展了一次特殊的"质量攻关"行动。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时,确保钻井质量达到最高标准。为此,他们在钻探过程中增加了多个质量检测环节。

在这次攻关中,王进喜设计了一套新的工序管理制度。每个工序都配备专门的质量检查员,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他还在钻井队推行了"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这种严格的质量管理方法,很快在其他钻井队推广开来。

1967年5月,石油工业部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对王进喜钻井队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专家组对钻井队近两年完成的所有油井进行了质量抽查。检查结果显示,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时,他们的钻井质量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了行业标准。

这年夏天,一个意外事件进一步证明了王进喜方法的可靠性。在一次钻探过程中,钻头突然遇到了一层超硬地层。按照常规做法,需要更换钻头,这样就会耽误工期。王进喜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调整钻压和转速,用现有的钻头突破硬层。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成功找到了最佳的参数组合。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钻探质量,还节省了大量更换钻头的时间。这一创新很快被证明是科学可行的,并被推广到全国其他油田。

1968年初,王进喜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工业会议。在会上,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高速度"和"高质量"统一起来的经验。他说:"速度和质量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科学组织和严格管理。"

会议期间,周总理专门听取了王进喜的工作汇报。在听说有人质疑他的工作方式时,周总理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王进喜工作的支持,更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科学管理的重视。

1968年下半年,王进喜的钻井队又创造了新的纪录。他们完成的一口深井,各项技术指标都创造了新的标准。专家们在检查时发现,这口井的垂直度、井壁质量等指标都优于同类型的其他油井。这个成果有力地回应了此前的质疑声。

通过这一系列实践,王进喜不仅证明了"高速度"和"高质量"能够统一,还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些经验的推广,对提高中国石油工业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铁人最后的日子(1969-1970)

1969年初,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王进喜仍坚持在钻井一线工作。这年2月,他带领团队开始钻探一口技术难度极大的深井。这口井位于一个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钻探过程中遇到了多次意外情况。

在一次处理井下事故时,王进喜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当时正值寒冬,他的旧伤和胃病都复发了,但仍坚持在现场指挥。同年3月,医生诊断他患有严重的肝病,建议立即住院治疗。但他执意要等到这口井完工后再去医院。

4月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大庆油田。正在施工的钻井平台出现了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加固。王进喜带领几名工人冒着风雪爬上钻塔,用钢丝绳对钻塔进行加固。这次行动导致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完成了这口井的钻探任务。这口井不仅保质保量完工,还创造了当时大庆油田最深井的纪录。完工后,他终于同意去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他依然关心油田的生产情况,经常询问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1970年8月,王进喜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石油部紧急从北京派来了医疗专家,但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难好转。9月7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医院病房召开。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次技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关于提高深井钻探效率的新方法。

在弥留之际,他还在和医生讨论什么时候能出院回到钻井队。9月15日,他对前来探望的工友说起了一个新的技术改进方案,这成为了他留下的最后一项技术创新构想。

王进喜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自发组织悼念活动。在他生前工作过的1205钻井队,工人们在钻井平台上竖起了一面特殊的旗帜,上面写着"继承铁人精神,争创新的纪录"。

他去世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破旧的笔记本。本子里详细记录了他多年来在钻井工作中总结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培训新一代石油工人的重要教材。

1970年底,大庆油田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技术交流会。会上,工程师们将王进喜生前提出的最后一项技术改进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完善。这个方案最终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为提高深井钻探效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王进喜去世一周年时,他生前工作过的钻井队创造了新的钻井纪录。这口井的钻探过程中,采用了他生前改进的多项技术工艺。钻井队的工人们说,这是对"铁人"最好的纪念。

0 阅读:0

小西饭体育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