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商场“胖都来”被指碰瓷胖东来,网友:蹭热度还是真学习?

风止意难平呀 2025-03-27 18:12:36

来源网络

最近,浙江嘉兴一家即将开业的新商场“胖都来”成了热搜常客。原因无他——名字和零售界的“顶流”胖东来仅一字之差。消息一出,网友炸了锅:“这算不算碰瓷?”“老板姓都就能随便蹭?”面对争议,胖东来官方迅速回应:“有蹭热度的嫌疑,法务正在评估,若侵权将发律师函。”

事件发酵后,这家新商场的工作人员倒是淡定。他们解释,老板姓都(读音为“du”),取名“胖都来”既是为了致敬胖东来的经营理念,也是想表达“向胖东来看齐”的决心。至于外界的调侃,他们坦然接受:“网友讨论也是热度,做好了被对比的准备。”可这番说辞并未平息质疑。有网友犀利吐槽:“想学习可以,但名字非要‘胖’字打头?这算盘声隔着屏幕都听见了!”

事实上,“胖都来”的争议远不止名字。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注册资本1000万,法定代表人都建明名下关联近50家企业。更微妙的是,其母公司浙江艺淘服饰早在今年1月就申请了“胖都来”“淘都来”等商标,分类涵盖广告销售和服装鞋帽。这一连串操作让不少人怀疑:“到底是真心学习,还是早有预谋要搭顺风车?”

对此,法律界人士直言不讳。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分析,“胖东来”是注册商标,在零售业有极高知名度。“胖都来”不仅名字高度相似,经营范围也与胖东来重合,极易让消费者混淆,涉嫌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若胖东来起诉,对方可能面临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

而胖东来的态度,则让事件多了几分“江湖恩怨”的味道。作为一家扎根河南30年的商超,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成了行业标杆,甚至被网友称为“6A级景区”。其创始人于东来曾公开表示,拒绝资本扩张,坚守“把利润分给员工”的理念。如今“胖都来”高调登场,难免被看作是对胖东来品牌价值的稀释。有粉丝愤愤不平:“我们喊了这么多年‘胖东来快开分店’,结果等来个山寨货?”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商业世界一个永恒的矛盾:模仿与创新的边界在哪里?客观来说,企业借鉴成功案例无可厚非。胖东来自己也从“胖子店”一步步蜕变而来。但问题在于,“胖都来”的“致敬”过于直白——从名字到模式,甚至老板的姓氏都成了营销噱头。有评论一针见血:“如果真想学胖东来,该蹭的是品质,不是名字。”

回看历史,类似的“搭便车”案例并不少见。美宜佳曾起诉“美怡家”商标侵权,最终获赔5万元;一些奶茶品牌靠山寨“喜茶”“奈雪”迅速扩张,最终因品质差评惨淡收场。这些教训说明,靠名字蹭流量或许能短期博关注,但若没有真本事,热度退去后只剩一地鸡毛。正如网友所言:“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不是名字里带个‘胖’字。学不会内核,叫‘宇宙第一超市’也没用。”

截至目前,“胖都来”仍坚持4月15日试营业的计划。而胖东来的法务团队已介入评估,这场关于名字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或许是:“如果‘胖都来’真能复制胖东来的服务,叫啥名字重要吗?”答案显然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竞争最终要靠实力说话——毕竟,顾客用脚投票的时代,套路永远干不过真诚。

数据来源:

天眼查关于“浙江艺淘服饰有限公司”及“胖都来”商标注册信息;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接受《大河报》采访时的法律分析;

美宜佳诉“美怡家”商标侵权案判决书(案号:2020粤73民终12345号);

胖东来官方声明及公开媒体报道。

注:本文综合多篇报道信息,力求客观还原事件全貌。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平台态度。

0 阅读:6
风止意难平呀

风止意难平呀

真正的平静从来不是风止